首页 > 科研进展 > 学术交流

MOCS2基因突变致钼辅因子缺乏症B型一例报道

作者:田小娟 等 日期:2020-03-27 浏览量:1155

第七届北京罕见病学术大会暨2019京津冀罕见病学术大会征文(207)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神经内科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

2.河北省儿童医院神经内科

田小娟1李鑫2 方方1 孙素真2 吴文娟2 陈玲2 刘志梅1

共同通讯作者:方方 孙素真

【摘要】

背景 钼辅因子缺乏症是一种罕见的遗传代谢病,其发病率为1/100000-1/200000。该病由MOCS1、MOCS2或GPHN突变导致。其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根据致病基因不同分为三型,分别为钼辅因子缺乏症A型(MOCS1),钼辅因子缺乏症B型(MOCS2)和钼辅因子缺乏症C型(GPHN)。钼辅因子是多种酶的辅因子,包括亚硝酸盐氧化酶、醛氧化酶、黄嘌呤脱氢酶以及线粒体相关酶等,其缺乏会导致代谢产物在体内蓄积,产生毒性,尿中亚硝酸盐、黄嘌呤等排泄增加。临床多以新生儿期起病难治性癫痫,喂养困难,发育落后,肌张力异常等为主要表现。其中钼辅因子缺乏症A型目前有特异性治疗药物环吡喃蝶呤单磷酸(cPMP),该药可显著减轻A型患者神经系统受累程度。

目的 本研究对1例以“Leigh样综合征”起病,基因确诊为MOCS2突变所致的钼辅因子缺乏症B型患儿进行总结,以提高临床对本病的认识。

方法 回顾性收集该患儿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及基因结果等资料并检索相关文献。

结果 患儿,男,7月14天,主因“咳嗽6天,姿势异常4天,发热2天”入院。姿势异常表现为左上肢扭转,肌张力增高,发热后逐渐进展,呈“角弓反张”样表现,吞咽功能减弱,阵发性烦躁哭闹,眼神欠灵活,无抽搐发作。患儿为第一胎第一产,否认围产期缺氧窒息病史,发育基本同正常同龄儿。家族史无特殊。辅助检查示血乳酸轻度增高(1.8-5.62mmol/L);脑脊液常规、生化、乳酸、病原学检查,自身免疫性脑炎相关抗体未见异常;血尿酸降低(15-43μmol/L);头颅MRI提示双侧苍白球、大脑脚对称斑片样长T2、FLAIR及DWI高信号。诊断“Leigh样综合征”,加用左卡尼汀、辅酶Q10及B组维生素等鸡尾酒疗法,予苯海索、左旋多巴、氯硝西泮等改善肌张力,予鼻饲等对症治疗后好转不明显。完善线粒体环基因检测未见异常;全外显子组测序示受检者携带MOCS2基因c.19G>T(p.Val7Phe)纯合变异,父母均携带c.19G>T杂合变异,该位点为文献已报道的致病位点。该基因突变可导致钼辅因子缺乏症B型。完善尿代谢筛查示尿黄嘌呤和次黄嘌呤水平增高,尿酸降低,进一步支持该病诊断。

讨论 钼辅因子缺乏症A型、B型和C型临床表型严重程度无明显差异。目前全球报道钼辅因子缺乏症患者100余例,其中MOCS2突变所致钼辅因子缺乏症B型患者30余例。多数钼辅因子缺乏症B型患者表现为新生儿起病的难治性癫痫,肌张力异常和脑发育畸形等,导致严重的神经损伤,在婴儿早期死亡。也有少数轻症钼辅因子缺乏症B型患者被陆续报道。表现为惊厥起病年龄晚,肌张力减低,神经系统症状相对较轻等。本型目前无特异性治疗方法,多为对症治疗。目前尚无以“Leigh样综合征”为表现的MOCS2相关钼辅因子缺乏症B型的报道。

结论 本病罕见,MOCS2突变所致钼辅因子缺乏症B型可表现为Leigh样综合征的代谢性脑病,早期发育可正常,发病后进行性加重;尿酸降低,乳酸增高,尿黄嘌呤和次黄嘌呤增高为其生化特征,发现MOCS2基因突变可确诊。

【关键词】 Leigh样综合征;低尿酸血症;MOCS2基因;钼辅因子缺乏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