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研进展 > 学术交流

CHARGE综合征两例临床分析及文献复习

作者:廉怡华 等 日期:2021-04-23 浏览量:412

第八届北京罕见病学术大会暨2020京津冀罕见病学术大会征文(78)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儿科

廉怡华 皮亚雷 张亚男 李玉倩 崇禾萌 邢雨彤 张会丰

目的:分析两例表现为低促性性腺功能减退症、听力障碍、嗅觉障碍及智力稍落后男性患儿的临床表现及遗传学原因。

方法:总结分析两例以外生殖器发育异常首诊的患儿的临床表现,两例患儿均行LHRH及HCG激发试验,并完善相关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同时利用二代基因测序技术对2例患儿的外周血基因组DNA进行高通量测序,用变异分析软件对测序结果进行分析,对检出的致病性变异位点进行Sanger测序验证;并查阅相关文献进行复习。

结果:1.临床特征:例1患儿17岁,以外生殖器不发育首诊我科,伴听力障碍、嗅觉障碍及智力稍落后;阴茎长度约3.8cm,双侧睾丸3-4ml,阴毛PH1期;血液学检查提示低促性性腺功能减退症。例2患儿14岁,以小阴茎首诊我科,伴听力障碍、嗅觉障碍及智力稍落后,同时合并身材矮小、高腭弓、第4、5掌骨较短,7年前于外院行“双侧隐睾下降术”;阴茎长度约3.5cm,双侧睾丸1-2ml,阴毛PH1期;血液学检查提示低促性性腺功能减退症;MRI示右侧嗅球-嗅束显示不佳,左侧嗅球-嗅束未见明确显示。2.遗传学检测结果: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例1患儿CHD7基因第18号外显子存在c.4186-2A>G(splicing)剪接突变,例2患儿CHD7基因第22号外显子存在c.5050G>A(p.G1684S)错义突变;上述突变均经Sanger测序验证;父母均未检测到突变;根据ACMG指南,均判定为致病性变异。根据2016版临床诊断标准,两例患儿均可诊断为“CHARGE综合征”。3.新发现致病位点:例1患儿CDH7基因突变在HGMD数据库未有该点位的相关性报道,ClinVar数据库亦无该位点致病性分析结果,生物信息学蛋白功能预测软件MutationTaster、GERP+++均预测为有害。

结论:此两例患儿结合临床特征及CHD7基因突变诊断为CHARGE综合征,且例1患儿18号外显子上突变位点c.4186-2A>G尚未见报道,可能为新发现的致病位点。临床诊疗过程中,对于低促性性腺功能减退症、智力落后及多发畸形等类似临床表现的病例,应考虑CHARGE综合征可能;基因检测可明确诊断,并为遗传咨询提供证据;CHD7基因突变是导致CHARGE综合征的主要遗传学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