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研进展 > 学术交流

活体共聚焦显微镜下圆锥角膜微结构变化与角膜曲率之间相关性研究

作者:许永根 日期:2021-04-23 浏览量:405

第八届北京罕见病学术大会暨2020京津冀罕见病学术大会征文(79)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

许永根,张维,王海昆

摘要:

目的:利用活体共聚焦显微镜分析不同发展期圆锥角膜微结构变化与角膜曲率之间的相关性。

方法:分析2017年6月至2019年8月间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诊断为圆锥角膜患者37例(37只眼),分为潜伏期、初期、完成期。记录性别、年龄、最佳矫正视力,同时进行眼前节照像、前节OCT、Pentacam角膜地形图、活体共聚焦显微镜等检查。

结果:37例(37只眼)圆锥角膜患者中,男性26例,女性11例;潜伏期、初期、完成期分别为:10例,12例,15例;平均年龄:23.8±4.3岁;最佳矫正视力(0.8±0.11)(0.5±0.04),(0.2±0.02);平均最大前表面角膜曲率(45.6±1.8)D,(51.2±3.1)D,(58.6±4.7)D;前、后表面最高点分别为(3.8±0.4)(7.1±0.2);(5.4±1.3),(14.2±1.3);(10.4±1.1)(20.4±1.8);平均角膜中央厚度(528.4±17.2)mm,(496.6±13.1)mm(446.9±14.5)mm。活体共聚焦显微镜下圆锥角膜微结构变化主要发生在锥体部,较少累及锥体部外周边角膜,潜伏期角膜尚未形成圆锥,角膜各层微结构未见明显病理性改变。而初期至完成期上皮层厚度渐变薄,上皮层间出现散在langhans细胞和炎性细胞浸润,上皮层间及浅基质层内神经密度呈递减之势。基质内基质细胞数量递减,浅基质层更为显著,且分布不均。潜伏期浅基质层偶见变性,变形纤维,至初期和完成期变性,变形纤维呈纵形或斜形排列、粗细不均,变化从浅基质层向深基质层发展。不同期角膜内皮细胞形态和数量未见异常变化,但后表面曲率发生改变。

结论:活体共聚焦显微镜可从微观观察到圆锥角膜锥体部各层微结构变化,其变化特点与角膜曲率增加,角膜变薄,知觉减退等临床体征呈正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