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研进展 > 学术交流

20例脂质沉积性肌病的临床、病理及基因学特征分析

作者:宋学琴 等 日期:2019-10-15 浏览量:283

第七届北京罕见病学术大会暨2019京津冀罕见病学术大会征文(104)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宋学琴、季光、孙舒妍、卢珊、孙瑜、张慧卿

目的:总结脂质沉积性肌病(LSM)患者临床、病理、基因突变特点。

方法:选取2005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临床表现及肌肉病理肌提示为脂质沉积性肌病者27例,收集其临床、病理资料,进行代谢相关基因检测。

结果:

1.临床特点:患者均隐匿性起病,慢性病程,各年龄段均有发病,其中17例患者资料保存完整,首发症状主要表现为双下肢无力者7例,其次有四肢无力6例,双上肢无力2例,少见的首发症状为发现肌酶升高1例,纳差1例。除肌肉无力外,有LSM诊断价值的重要症状主要为运动不耐受11例,咀嚼肌无力5例,吞咽困难2例,呼吸肌无力2例,肌痛6例,肢体麻木1例,心悸2例,恶心、呕吐5例。实验室检查中,CK值除2例处于正常值范围内,余17例患者肌酶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有15例病人行AST检查,其中3例正常,余12例均有不同程度升高。有15例病人行肌电图检查,其中5例未见异常,10例肌源性损害,5例神经源性损害。5例患者行了血尿代谢筛查,3例患者血尿标本采集于药物治疗之前,2例患者表现为尿中2-羟基戊二酸、3-羟基戊二酸增高的戊二酸尿症,1例患者血中C8-C16多种脂酰肉碱增高。2例患者血尿标本采集于药物治疗之后,结果未见明显异常。

2.病理染色特点:20例患者肌纤维内均可见细小空泡,其肌纤维在ORO中染色显示脂滴明显增加。6例患者可见肌纤维萎缩,1例可见肌纤维坏死,2例可见肌纤维再生,3例患者可见不整边红纤维(RRF),2例为不典型RRF。

3.基因学特征:20例检出与LSM相关的突变基因,以ETFDH基因突变最常见,有16例患者,少见PNPLA2基因突变,有2例。

结论:1.脂质沉积性肌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其患者在各年龄段均有发病,主要表现为四肢近端肌肉无力和运动不耐受,可伴有躯干肌无力和多系统受累。CK不同程度升高。肌电图呈肌源性损害,可伴有神经源性损害。

2.脂质沉积性肌病肌肉病理表现为肌纤维内脂滴异常沉积,主要累及Ⅰ型纤维。

3.RR-MADD为最常见类型且治疗效果好,故临床考虑为脂质沉积性肌病的病人建议行基因检测,进行早期确诊,可指导用药,提供遗传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