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稿件来源 豌豆Echo 日期:2021-01-03 浏览量:1423
佩梅病Pelizaeus-Merzbacher disease:一种由于PLP1 突变引起的、以脑白质髓鞘形成低下为特征的X连锁隐性遗传病,也是最常见的髓鞘形成低下性脑白质营养不良。1885年,德国医生Pelizaeus首次报道PMD的临床表现;1910年,德国病理学家Merzbacher发现PMD的遗传方式与病理特征。因此被命名为Pelizaeus-Merzbacher disease(PMD),中文译为佩梅病 [1]。
流行病学 美国的患病率约为0.2-0.5/10万,德国的发病率约为0.13/10万活产男婴 [2]。目前国内尚无确切的流行病学数据。
数据库编号
? DOID:3210 [3]
? ICD11:8A44.0 [4]
? OMIM:312080 [5]
? ORPHA:702 [6]
致病基因
PLP1 位于Xq22.2区域,负责编码蛋白脂蛋白(PLP)及其剪切异构体DM20。PLP/DM20都是跨膜蛋白,主要在少突胶质细胞中表达 [1, 7]。
在发育过程中,少突胶质细胞的前体细胞少量表达DM20。当少突胶质细胞成熟后,开始形成髓鞘并大量产生PLP。髓鞘富含脂质和蛋白质,包裹在神经元轴突的周围,同时提供保护和绝缘层,以确保神经信号的快速传导。作为中枢神经系统髓鞘的主要成分,PLP约占所有髓鞘蛋白的50% [1, 7]。
在PMD患者体内,PLP1 突变影响了PLP蛋白的结构与功能,导致髓鞘无法正常形成和(或)少突胶质细胞死亡,造成广泛白质区域髓鞘缺乏或减少,导致疾病的发生 [1, 7, 8]。
发病机制
PMD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的研究发现PLP1 突变类型与临床表现存在相关性,并提出了一些可能的病理生理学机制 ① PLP1 重复突变,约占50-70%,是PMD患者中最常见的PLP1 突变类型。重复突变产生过量的PLP蛋白,在少突胶质细胞内导致“毒性”产物聚集,从而造成细胞凋亡和功能丧失,髓鞘形成障碍。② PLP1 点突变,约占20-25%。点突变可能造成错义突变、无义突变、移码突变和同义突变;其中,错义突变最为常见。错义突变可改变PLP蛋白的结构(折叠错误),可能潴留在内质网中,从而影响其在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等内膜系统的转运过程,无法正常运输到细胞膜发挥正常生理功能。严重的突变类型可导致少突胶质细胞凋亡。③ PLP1 缺失突变,仅占2%。PLP1 缺失突变可导致PLP蛋白功能缺陷,可能导致轴突变性,影响髓鞘结构与稳定性。
临床特征
PMD患者通常婴幼儿期起病;常见的首发症状为眼球震颤,主要表现为发育迟缓和认知障碍、肌张力低下、痉挛性四肢瘫痪及共济失调等。
根据发病年龄和临床表现的严重程度,PMD可分为3种类型。三种类型之间并不存在清晰的界限,而是形成一种谱系。PLP1 疾病谱系包括佩梅病、无PLP1 综合征,以及痉挛性截瘫II型;临床表现的严重程度依次递减,与PLP1 突变类型及其致病机制相关 。
诊断
PMD的明确诊断须同时满足临床诊断与基因诊断 [2, 9]:
① 临床诊断:
? 症状评估:眼球震颤、肌张力低下、以运动发育落后为主的发育迟缓等。
? 影像学检查:头颅MRI显示脑白质髓鞘化落后。
② 基因诊断:PLP1 突变
治疗
原则 目前尚无能够完全阻止病情进展的方案或有效的病因治疗,临床上以对症治疗和康复训练为主,主要目标是减轻症状、延缓病情进展,改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2]:
对症治疗
① 吞咽困难 严重者可行胃造口术。
② 癫痫发作 可服用抗癫痫类药物,如卡马西平。
③ 痉挛管理 通过物理治疗、药物和运动有助于症状改善;晚期可通过手术解除关节挛缩。
④ 脊柱侧弯 使用轮椅和物理疗法可矫正坐姿,改善肺部不适;严重者可行矫正手术。
展望 一些针对PMD的治疗方法仍在研究阶段,希望未来能在临床中应用。
① 细胞疗法 将神经干细胞移植到PMD患者的大脑中,从而产生正常功能的少突胶质细胞。
② 基因疗法 建立RNA干扰,从而减低重复型患者体内的PLP1蛋白量。
随着对佩梅病机制及治疗的研究日渐深入,胆固醇、铁螯合剂及生酮饮食等在体外细胞和/或动物模型中已被初步证实对佩梅病髓鞘化有改善作用,但其疗效尚未在临床中得到证实,希望在不远的将来,在医生和患者家庭的共同努力下,能在临床上对相关的药物疗效有更深入的认识。
预防策略
PMD的遗传方式为X连锁隐性遗传。通常仅男性发病,女性携带者一般不表现明显临床症状。
女性携带者每次生育,都有50%的可能将所携带的PLP1突变遗传给子女:女儿有50%的可能成为携带者,儿子有50%的可能患病。
携带者筛查 建议PMD患者母亲的女性家庭成员在婚前或孕前筛查是否携带与患者一致的PLP1 突变。若是,须到有资质的医疗机构接受遗传咨询。
遗传咨询 根据PMD的遗传方式,结合携带者筛查的结果,可计算后代的患病风险,选择适合的生育方案:
① 选择自然怀孕,在早孕期对胎儿进行产前基因诊断;
② 应用辅助生殖技术,在体外对胚胎进行植入前遗传学诊断,选择未携带致病变异的胚胎植入母体子宫继续妊娠 [2, 12]。
社会组织
中国佩梅病关爱中心是由佩梅病患者、家属、医生与科研人员于2020年联合发起成立的非营利性民间互助公益组织,旨在团结佩梅病群体,服务佩梅病患儿,减轻佩梅病家庭的经济负担和精神负担,推动佩梅病疾病研究和预防,为早日实现治愈佩梅病而不懈努力。微博:@佩梅病关爱中心
PMD Foundation致力于为PMD患者与家庭
? 提供与疾病、医疗、社会服务和遗传咨询相关的信息;
? 建立患者家庭之间的交流网络;
? 提高社会公众对PMD的认知;
? 促进对于PMD病因机制,治疗与预防手段的研究。
网站:www.pmdfoundation.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