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知识聚焦

抗肌萎缩蛋白病~临床专家团队

作者: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袁云 日期:2024-01-25 浏览量:1596

. 疾病介绍

抗肌萎缩蛋白病(Dystrophinopathy)是由抗肌萎缩蛋白基因(DMD)突变所导致的一组主要累及骨骼肌和/或心肌的X连锁隐性遗传性肌病,是最常见的遗传性肌病。抗肌萎缩蛋白病的典型表型谱系包括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Becker型肌营养不良以及性连锁心肌病。骨骼肌病理检查可发现抗肌萎缩蛋白的表达缺失或不同程度的表达下降。图略

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患者通常在5岁前起病,多数在2~4岁便开始出现肢体无力的表现,表现为跑、跳功能明显差于同龄儿、上楼费力、蹲起费力、跟腱挛缩,而后出现鸭步、腰椎前凸以及踮脚尖走路等。疾病进展迅速,通常在13岁之前丧失独立行走能力,14岁之后约1/3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患者会出现心肌病,18岁之后约一半的患者会出现心肌病,进行性的呼吸肌无力最终可导致患者出现呼吸衰竭的表现。多数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患者因心衰或呼衰而在30岁前死亡。

Becker型肌营养不良患者的临床表现具有高度的异质性,包括最轻的无症状高肌酸激酶血症,较轻的孤立的痉挛疼痛综合征、运动诱发的肌红蛋白尿或股四头肌肌病,以及经典的肢带型进行性肌无力综合征,病情进展相对缓慢,病程长短不一,可达数十年之久。可于7~50岁之间出现骨骼肌和/或心肌受损的症状,患者在16岁后仍可独立行走,部分患者的生命可以持续到50~70岁不等。

经典的DMD基因突变相关的性连锁心肌病患者通常在10~20岁之间起病、进展迅速,很快出现扩张型心肌病相关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常在诊断后的一到两年内因心力衰竭而死亡。另一类性连锁心肌病是与Becker型肌营养不良表型存在重叠的心肌病,此类患者的骨骼肌受累较经典的性连锁心肌病为重,患者可以出现轻度的肢体无力。

少数携带DMD基因突变的女性患者也可出现不同程度的骨骼肌和/或心肌受累,出现类似于男性患者的临床表现,也属于抗肌萎缩蛋白病的范畴。

疾病诊断:当患者出现血清肌酸激酶的升高,伴或不伴出现运动发育迟缓、对称性近端肢体无力伴或不伴远端肢体无力、肌痉挛和/或肌痛、孤立性肌红蛋白尿、扩张型心肌病伴或不伴心律失常以及抗肌萎缩蛋白病阳性家族史,都应怀疑抗肌萎缩蛋白病的可能,确诊标准为发现DMD基因的致病性变异和/或肌肉活检证实抗肌萎缩蛋白存在质和/或量的异常。

疾病管理:抗肌萎缩蛋白病患者除了出现骨骼肌和/或心肌的受累,也会伴随出现其他器官系统的受累,因此,抗肌萎缩蛋白病的治疗应当是对患者的多系统损害进行多学科的评估和相应的综合管理,以达到治疗效果的最大化,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独立行走的时间与生命。糖皮质激素可延缓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患者的病情进展,延长独立行走时间;同样的治疗方法也适用于症状严重的Becker型肌营养不良。出现脊柱侧弯时可予支具康复和手术治疗。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β受体阻滞剂可用于心肌病的治疗,心衰时予利尿控制容量负荷等对症处理。心脏移植适用于患有严重扩张型心肌病,而骨骼肌无明显受累的患者。

临床监测:对患者的综合管理干预包括对心肺功能、骨骼肌功能状态、骨与关节改变、消化道功能、生长发育状态、认知功能及精神心理状态的随访评估与治疗。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患者在确诊后应每年进行骨骼肌、呼吸功能、骨与关节以及心脏的评估。对Becker型肌营养不良以及女性患者应依据病情进行规律性的随访和评估,需常规进行心脏评估。

预防并发症:每年接种肺炎球菌和流感疫苗。充足的阳光接触和富含维生素D和钙的均衡饮食可以提高骨密度和降低骨折风险,同时注意控制体重。长期进行规律的康复治疗以促进活动和防止关节挛缩。应避免肉毒杆菌毒素注射。手术前由呼吸科、心内科、麻醉科和神经内科专家共同评估。需要手术的患者应避免琥珀胆碱和吸入性麻醉剂的使用,容易引发恶性高热或恶性高热反应。

二、临床专家团队介绍

主要由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专家组成。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抗肌萎缩蛋白病团队在国内率先开展抗肌萎缩蛋白的免疫染色进行病理诊断,此后开展了分子遗传学诊断,率先开展该病的肌肉核磁共振检查,目前是国际上最大的肌肉核磁共振样本库之一,建立了抗肌萎缩蛋白病标准研究队列的多模态数据库以及生物样本库,构建的DMD基因致病性变异谱系的分子遗传学检测策略,解决了接近100%的患者诊断问题,在国际上无人可及。长期进行抗肌萎缩蛋白病的多学科综合管理,在2018年牵头撰写发表中国版的《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多学科管理的专家共识》团队成员每年在国内外专业期刊发表研究论文举办全国的肌营养不良的专题培训会议,也和国际同道有密切的专业联系。

团队组成,包括神经内科、康复科、骨科、儿科、呼吸科、心脏内科、临床营养科以及医学影像科医师,心理工作由神经内科大夫承担。

 

团队负责人:袁云教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

团队成员:

谢志颖医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

李文竹主治医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康复医学科

黄真教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康复医学科

李淳德教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骨科

施学东教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骨科

叶一林教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骨科

马为教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

阙呈立教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熊晖教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

俞萌主治医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

窦攀副主任医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临床营养科

代表性研究

1)     谢志颖熊晖袁云. 北京医学会罕见病分会,北京医学会神经内科分会神经肌肉病学组中国肌营养不良协作组. 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多学科管理专家共识.中华医学杂志, 2018.98:2805-2814.

2)     殷亮谢志颖卜姗姗. 利用最小二乘法估计和不对称回波迭代分解水和脂肪成像序列定量评估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患者下肢肌肉脂肪浸润.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19, 53(5): 389-394.

3)     王哲林丽云袁云. DMD基因5'端三个新剪切突变导致不同的疾病表型.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2019, 36(7): 666-671.

4)     李文竹袁云肖江喜. 贝氏肌营养不良症与杜氏肌营养不良症患者骨骼肌脂肪浸润程度的对比研究.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16, 38(9): 697-701.

5)     赵娟宋书娟王朝霞. 症状性女性迪谢内肌营养不良基因携带者五例临床、病理和基因特点.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14, 47(1): 12-15.

6)     李文竹郑艺明杜婧. 迪谢内肌营养不良骨骼肌磁共振成像研究.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14, 47(1): 6-20.

7)     张艳芝熊晖王小竹. 假肥大型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患者的基因型、表型分析及随访研究.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0, 42(6): 661-666.

8)     Yang M, Zheng Y, Xie Z, et al. A deep learning model for diagnosing dystrophinopathies on thigh muscle MRI images. BMC neurology. 2021; 21(1):13.

9)     Xie Z, Wang G, Cheng Y, Zhang Q, Le MN, Wang RK.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 measures blood pulsatile waveforms at variable tissue depths. Quant Imaging Med Surg. 2021;11(3):907-917.

10)  Xie Z, Tang L, Xie Z, et al. Splicing Characteristics of Dystrophin Pseudoexons and Identification of a Novel Pathogenic Intronic Variant in the DMD Gene. Genes (Basel). 2020;11(10).

11)  Xie Z, Sun C, Zhang S, et al. Long-read whole-genome sequencing for the genetic diagnosis of dystrophinopathies. Ann Clin Transl Neurol. 2020;7(10):2041-2046.

12)  Xie Z, Liu C, Lu Y, et al. Exonization of a deep intronic long interspersed nuclear element in Becker muscular dystrophy. Frontiers in Genetics. 2022;13. Accessed September 23, 2022.

13)  An J, Xie Z, Jia F, et al. Quantitative coordination evaluation for screening children with 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hy. Chaos. 2020;30(2):023116.

14)  Yuan R, Yi J, Xie Z, et al. Genotype-phenotype correlation in Becker muscular dystrophy in Chinese patients. J Hum Genet. 2018;63(10):1041-1048.

15)  Xie Z, Sun C, Liu Y, et al. Practical approach to the genetic diagnosis of unsolved dystrophinopathies: a stepwise strategy in the genomic era. J Med Genet. 2021;58(11):743-751.

16)  Xie Z, Sun C, Liu C, et al. First Identification of Rare Exonic and Deep Intronic Splice-Altering Variants in Patients With Beta-Sarcoglycanopathy. Front Pediatr. 2022;10:900280.

17)  Xie Z, Sun C, Liu C, et al. Clinical, muscle imaging, and genetic characteristics of dystrophinopathies with deep-intronic DMD variants. J Neurol. Published online November 2,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