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袁清玥 袁云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 日期:2024-09-23 浏览量:298
肢带型肌营养不良2B,简称为LGMD2B,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肌营养不良,由编码Dysferlin蛋白的DYSF基因纯合或复合杂合致病突变导致。Dyferlin是一种分子量为230kDa的大膜蛋白,包括七个与肌膜脂质双层结合的C2结构域,其在肌纤维中参与不同的功能,如膜修复和囊泡融合、T管发育和维持、钙离子信号传导以及各种分子的调节,目前研究表明该病可能与膜融合修复机制的受损密切相关,Dysferlin蛋白的突变导致肌纤维膜稳定性变差,而膜损伤后导致的细胞内钙及氧化还原失衡,引起炎性因子的异常释放亦是主要病理机制之一。
肢带型肌营养不良2B的肌肉病理改变多样,轻者仅见纤维大小不一、肌内膜结缔组织轻度增生,重者则大量充斥着脂肪组织和变性纤维。可观察到免疫组化染色显示Dysferlin蛋白缺失,不过Dysferlin免疫染色异常亦可继发于其他骨架蛋白缺陷的肌肉病,因此确诊仍有赖于蛋白免疫印迹或基因检测的结果。另外有研究报道约病理上观察到约50%患者的肌内膜和血管周围有CD4+T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这与显著的坏死与再生现象一起都使其容易被误诊为免疫介导的坏死性肌病。
该病的发病高峰年龄为15~25岁。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进行性肢体近端肌无力、萎缩,伴不同程度肢体远端肌无力;血清肌酸激酶水平升高。绝大多数患者到了疾病的中期,开始出现上楼、起立困难,1~16年内进展为上肢近端肌无力。肌肉MRI提示以腘绳肌、比目鱼肌及腓肠肌内侧头受累为著。通常在20岁以后迅速发病,加重因素可能是体育锻炼和炎症。根据Gardner-Medwin和Walton分级,进行运动超过1000小时的患者会更早地进展到4级无力。因此患者需要注意避免较剧烈的体力活动,以延缓该病的发展。目前对肌肉炎症的免疫抑制治疗也尚在研究中,包括针对细胞因子和补体的治疗研究。
此外,近年一项研究发现,AMPK-γ1与Dysferlin蛋白第三和第四C2结构域之间的区域结合。并通过体外激光损伤实验,证明了AMPK复合体在骨骼肌纤维肌膜损伤修复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肢带型营养不良2B的潜在治疗靶点。用AMPK激动剂处理后挽救了在永生化人肌管中观察到的膜修复损伤,动物实验中AMPK激活剂二甲双胍的治疗也改善了该病斑马鱼和小鼠动物模型的肌肉表型。这提示肢带性肌营养不良2B的患者用二甲双胍治疗也是可行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