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杨梦婷 日期:2025-02-08 浏览量:374
《儿童和成人抗HMGCR肌病的临床病理及影像学的对比研究》发表在最近一期的国际临床风湿病杂志,这是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的一篇针对抗羟-3-甲基-戊二酸苷酶(抗HMGCR)肌肉病的临床研究,研究者为神经内科的炎性肌肉病课题组,杨梦婷为该文章第一作者。
抗HMGCR肌病是免疫介导的坏死性肌病亚型之一。诊断抗HMGCR肌病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症状、肌炎特异性抗体、血清肌酸激酶水平、肌肉核磁共振和骨骼肌病理等检查结果。此前文献中大多数抗HMGCR肌病患者为成人患者,而关于儿童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表现数据则相对有限,我国儿童患者非常多,不同于高加索人种,国外的专家在审稿过程中极力建议对比儿童和成年人的差异,为此课题组研究了儿童和成人患者之间的临床病理学和影像学差异。
研究设计
研究类型:
单中心、观察性研究
研究对象:
抗HMGCR疾病(成年型:起病年龄≥18岁,儿童型:起病年龄<18岁)
研究方法:
结合 2017 年 ENMC 中关于抗HMGCR肌病的诊断标准回顾性收集在本中心就诊的患者,根据发病年龄将患者分为儿童型(<18岁)和成年型(≥18岁),收集其基本信息,临床特点,辅助检查,肌炎抗体,通过肌肉核磁半定量评分评估其脂肪和水肿,收集患者的组织学检查、酶组织化学检查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查并对其进行半定量评分,将儿童型和成年型患者进行对比分析。
研究结果
临床特征对比
在111例抗HMGCR肌病患者中,男性与女性比例为41:70。儿童型患者33/111例(29.7%),成年型患者78/111例(70.3%)。儿童型患者没有接触他汀药物,较成年型患者他汀药物暴露史为21%,但前驱感染和疫苗接种的比例高(P=0.04)。儿童组严重无力的患病率明显较高(63.6% vs 36.4%; P = 0.008)。成人组肌痛的发病率明显更高(49.3% vs 20.8%; P = 0.03)。儿童组的中位血清肌酸浓度明显较高(7263.0 vs 3388.5U/L; P = 0.03)。
肌肉核磁共振对比:
大腿磁共振成像显示82.8%的患者出现肌肉肿胀,60.9%的患者出现脂肪渗透。儿童组缝匠肌(P = 0.02)和股薄肌(P = 0.03)的肌肉肿胀评分明显较高。脂肪渗透评分与疾病持续时间显着相关(r = 0.51; P < 0.001)。总水肿得分,皮下水肿和筋膜水肿和前/中/后群水肿得分无显著差异。脂肪浸润和肌肉萎缩/肥大评分在二组间无显著差异。
肌肉病理对比:
儿童患者中营养不良病理明显更常见(47% vs 8%; P = 0.001),再生评分明显较高(P = 0.025),膜攻击复合体(MAC)的肌膜沉积明显较多(P = 0.010),并且与手动肌肉测试-8评分(r =-0.14; P = 0.04)和血清CK浓度(r = 0.36; P = 0.002)显着相关。
研究结论
儿童更多出现前驱感染和疫苗接种等不典型的前驱因素。儿童患者较成人患者有更高的疾病活动度,表现为更多的严重肌无力,更高的CK水平,更明显的肌肉水肿和补体沉积。另外儿童患者更多出现肌营养不良样改变,需要同肢带型肌营养不良进行鉴别。
我们的研究为该病的分类以及进一步亚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Yang M, Wang Y, Zhao Y, Yuan J, Zheng Y, Hao H, Zhang W, Wang Z, Yuan Y. Clinicopathological and imaging differences between pediatric and adult patients with anti-hydroxy-3-methyl-glutaryl-coenzyme A reductase necrotizing myopathy. Clin Rheumatol. 2025;44(1):43-52. doi: 10.1007/s10067-024-07240-8. Epub 2024 Nov 20. PMID: 39562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