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知识聚焦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团队在《Annals of Neurology》发表首个中国人群ATTRv多中心研究

作者:初旭珺 日期:2025-02-22 浏览量:76

近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孟令超/王朝霞/袁云教授团队,联合全国共14家医学中心在遗传性转甲状腺素蛋白淀粉样变性领域取得重要研究进展,原创性研究成果“A Multicenter Study of Hereditary Transthyretin Amyloidosis in China(中国遗传性转甲状腺素蛋白淀粉样变性多中心研究)发表于神经病学经典期刊《Annals of Neurology》。这是首个基于中国人群的ATTRv临床及遗传学特征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孟令超教授、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神经内科张如旭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医学遗传科余昊教授和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笪宇威教授为该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博士生初旭珺、西安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康娟教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神经内科徐静文教授和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蒋海山教授为共同第一作者,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为该论文的第一和通讯作者单位。

遗传性转甲状腺素淀粉样变性(ATTRv)是一种由TTR基因致病变异导致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转甲状腺素蛋白不稳定的四聚体解离为单体后错误折叠,而后形成淀粉样物质在组织沉积,导致疾病发生。该疾病临床表现及基因型特点异质性很大,不同类型患者的治疗和管理策略差异巨大。

在本研究之前,由于缺乏针对中国人群的ATTRv临床及遗传学特征的大样本研究,该病的治疗和管理策略只能参考国外的研究。本研究纳入了全国14家医学中心共202ATTRv患者,平均发病年龄为50.6±12.4岁,其中57.9%为晚发型(≥50岁)患者。感觉运动神经病、自主神经病、消化道及心脏受累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共鉴定出42个杂合错义变异和1个缺失变异,最常见的致病变异是Val30Met(主要在北方地区)和Ala97Ser(主要在南方地区)。研究发现致病变异为母传子的情况下,子代较上一代的发病年龄可能会明显提前。本研究提出母代患者的子代发病年龄更早,可能与线粒体DNA拷贝数增多有关。

本研究基于多中心研究数据,描述了中国人群ATTRv临床和遗传学特点,将会为制定ATTRv的早期诊断、早期干预策略,以及优化无症状基因携带者的管理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研究得到了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邓健文教授、王朝霞教授、袁云教授,心血管内科马为教授的细心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