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琪 等 日期:2023-11-07 浏览量:59
第十一届北京罕见病学术大会暨2023京津冀罕见病学术大会征文(032)
目的:葡聚糖体肌病1型(Polyglucosan body myopathy type 1,PGBM1)是一种RBCK1基因突变引起的罕见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表现为葡聚糖体贮积为特征的系统性疾病,包括骨骼肌/心肌受累、免疫缺陷或自身免疫炎症。本文报告2例携带RBCK1同义突变的轻症PGBM1患者。
方法:收集患者的临床、电生理、影像学及病理等资料。抽取患者及其父母外周血,应用二代测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NGS)及Sanger测序技术进行基因突变筛查及家系验证。采用多序列对比分析基因序列的保守性,利用PolyPhen-2、SpliceAI等软件进行突变致病性预测,通过RNA-seq、Western blot验证突变致病性。
结果:患者1为39岁女性,自22岁起出现慢性进行性加重的对称性双下肢近端无力。患者2为49岁女性,同样表现为近10年逐渐加重的下肢近端无力,近一年出现上肢近端无力。二者肌电图均提示肌源性损伤。肌肉核磁可见双侧臀大肌、股肌、半腱肌、大收肌对称选择性受累。肌酸激酶、免疫、心脏相关检查未见明显异常。两例患者的肌肉病理有类似表现,肌纤维大小不等,较多肌纤维内可见空泡,其内有异常物质沉积。PAS染色可见类支链淀粉样包涵体分布于胞浆内,不能被唾液酸消化。空泡内物Dysferlin、Desmin、Ubiquitin、p62染色深染。通过电镜观察沉积物超微结构,可见肌原纤维间存在大量的纤维状葡聚糖体“湖”。NGS发现两例患者均存在RBCK1基因变异,患者1存在复合杂合变异(NM_031229: c.756G>A (p.Gln252=), c.969C>A (p.Cys323Ter)),患者2携带与患者1相同的纯和同义突变位点(NM_031229: c.756G>A (p.Gln252=))。Sanger测序证实变异分别来自其父母。其中,同义突变位点c.756 G>A 经ACMG评级为意义未明变异,但因其位于第6外显子末位碱基,高度怀疑会影响剪切。同源序列比对提示该位点高度保守,多个软件预测有害并可能影响剪切。患者1肌肉组织RNA-Seq分析揭示,该同义突变导致部分转录本6-7内含子剪切异常,第6外显子末端14bp缺失 (c.743_756del),但仍有部分转录本可正常剪切。Western blot证实2例患者骨骼肌中RBCK1蛋白质有表达,但较正常人有所减少。
结论:本研究报道了首例同义突变所致成人起病的轻症PGBM1,较目前文献中所报道的其他PGBM1病例表型较轻,这与同义突变位点仅影响部分转录本剪切、仍有一些RBCK1蛋白能被正常翻译并发挥功能有关。
关键词:葡聚糖体肌病,RBCK1,同义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