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诗宇等 日期:2025-03-30 浏览量:69
第十二届北京罕见病学术大会暨2024京津冀罕见病学术大会征文(072)
王诗宇1,2 章锦曼2 朱宝生2 罗劭蕾2 黎冬梅2 李云龙2
贺静2 夏丰雨2 章印红2
通信作者:章印红
1昆明理工大学医学院
2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 昆明理工大学附属医院,医学遗传科
国家卫生健康委西部优生与出生缺陷防控重点实验室
云南省出生缺陷与遗传病研究重点实验室 云南省出生缺陷与罕见病临床研究中心
【摘要】
目的 探讨一个远端关节挛缩5D型家系的临床表现、基因诊断及产前诊断结果。
方法 对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医学遗传科2022年7月接诊的1个远端关节挛缩5D型家系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患儿发病特点、诊治及下一个同胞的产前诊断。
结果 先证者为4岁4月龄女童,因“双侧髋关节发育不良,双侧膝关节屈曲受限和身材矮小”就诊。患儿表现为特殊面容、先天性髋关节脱位、膝关节屈曲受限、双足外旋、双手指间关节畸形、身材矮小。全外显子组测序显示先证者内皮素转化酶样1(Endothelin converting enzyme-like 1,ECEL1)基因c.2152-15C>A纯合突变,父母携带杂合变异。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相关指南,该变异评级为疑似致病变异(PM2+PM3_Strong+PP3)。母亲第二胎妊娠18周时接受羊膜腔穿刺,羊水细胞ECEL1基因存在c.2152-15C>A杂合变异,染色体核型分析及拷贝数变异检测未见明显异常,胎儿B超未见明显异常,于孕39周时剖腹产,男婴目前8月龄,生长发育正常。
结论 ECEL1基因c.2152-15C>A纯合突变考虑为导致该患儿的遗传病因。远端关节挛缩5D型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主要以外科手术矫正、康复治疗及多学科护理为主,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和产前诊断是父母再生育时的重要预防手段。
【关键词】远端关节挛缩;ECEL1基因;发育迟缓;产前诊断;全外显子组测序
基金项目:云南省出生缺陷和遗传病研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2020ZDKFKT001);云南省生殖妇产疾病临床医学中心开放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