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研进展 > 学术交流

儿童亚历山大病自然病程分析:单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

作者:张婕 等 日期:2024-11-27 浏览量:92

第十二届北京罕见病学术大会暨2024京津冀罕见病学术大会征文(034)

张捷,易寰,闫唯,常旭婷,阮小芹,刘先禹,武鹏霞,马嘉翼,李尚茹,

王静敏,姜玉武,吴晔*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童医学中心儿童神经内科

通讯作者 吴晔

【摘要】

目的 亚历山大病是由于GFAP基因变异所致的罕见遗传性脑白质病,神经系统功能呈进行性退化,目前尚无治疗手段。本研究拟明确亚历山大病自然病程、基因型-表型关系及预后相关因素,为后续药物开发提供基线数据。

方法 单中心19年前瞻性队列研究,纳入标准:(12005.6-2024.5就诊;(20-18岁起病;(3)影像学符合亚历山大病改变;(4)检测到可能致病性或致病性GFAP基因变异。收集起病年龄、起病时症状、运动发育里程碑、惊厥发作情况、基因变异位点等临床资料,并对患者运动功能、脑干功能障碍、惊厥发作情况等内容进行定期随访。对所有患者各项运动技能获得及丧失情况进行生存曲线分析,明确自然病程。对不同基因变异进行分组,通过单因素卡方检验、非参数检验、Cox回归分析等统计学方法,进行基因型-表型关系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结果 共纳入81例患者,男45例,女36例。其中I73例(90.1%),II8例(9.9%)。中位起病年龄为6.0月(范围1-116月),起病时症状常表现为发育迟缓(50/8161.7%)、惊厥发作(27/8133.3%)。所有患儿共包含28种基因变异,其中错义变异27种,框移变异1种,常见基因变异为c.235C>T10/8112.3%)、c.236G>T/A7/818.6%)、c. 262 C>A/T11/8113.6%)、c.715 C>T18/8122.2%)和c.716G>A10/8112.3%)。进行了中位时间3.67年随访,末次随访时中位年龄8.0岁(7~23.8岁),末次随访时中位病程6.1年(2~23.6年),末次随访时12.3%10/81)死亡,生存曲线分析示死亡年龄为18.6±1.4岁(95%CI: 15.8, 21.5)。71例存活患者末次随访时运动功能分级:GMFCS I 46.5%33/71)、II18.3%13/71)、III 11.3%8/71)、IV 4.2%3/71)、V19.7%14/71)。末次随访时59例曾达到独立行走里程碑,其中28.8%17/59)出现了独走倒退,生存曲线分析示丧失独走能力年龄为15.2±1.2岁(95%CI: 12.8, 17.7)。随访中81.5%66/81)患者合并癫痫发作,其起病中位年龄为1.5岁(1~12.5岁)。R79R88R239三组变异患者比较,自然病程存在一定差异,Cox回归曲线分析示末次随访时R239R79R88运动功能功能更差(p=0.002, 69.2% vs. 30.8%;p=0.022, 69.2% vs. 18.2%),R79R88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629, 18.2% vs. 17.6%)。预后相关因素Cox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示预后与基因变异类型、是否获得独走能力相关。R239变异和未能获得独走能力是预后结局差(GMFCS III级以上或死亡)的危险因素。

结论 亚历山大病总体预后欠佳,死亡年龄均值为18.6±1.4岁,丧失独走能力年龄均值为15.2±1.2岁(95%CI: 12.8, 17.7),癫痫发作发生率较高(81.5%)。不同基因变异自然病程存在差异,R239R79R88运动功能恶化进展更快(p=0.002,p=0.022)。R239变异和未能获得独走能力是预后结局差(GMFCS III级以上或死亡)的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