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患者之友

吃好喝好防病治病,多动症、抑郁症可能是缺D和钙?(之二)

作者:稿件来源 杨艳玲遗传与健康教室 日期:2025-01-01 浏览量:174

怎么补充维生素D和钙?哪个更重要?

 补充钙和维生素D可以改善骨骼和生活质量,减少骨质疏松的风险。但是,单独补钙吸收较差,也有引起肾结石和胃肠道症状的风险,补充维生素D有助于促进钙的吸收、转运和利用,维生素D的作用更重要。无论是饮食或药品钙剂,都需要在维生素D的帮助下才能被吸收并发挥功能,如果缺乏维生素D,钙也无法完全吸收。对于骨质疏松患者和维生素D缺乏者,建议同时补充钙和维生素D

 

 先查后补,治疗才更有针对性 

 人体维生素D和钙磷代谢是错综复杂的网络,有很多基因参与调控,在遗传和环境多重因素下发病。有些患者是由于基因缺陷导致的先天性维生素D代谢障碍,需要终生治疗,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合理治疗。

 萌萌这样的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患者则需要合理的饮食,多晒太阳,适当补充维生素D和钙。

 维生素D和钙不是越多越好,为了保证剂量合理,需要监测血液维生素D和钙磷水平。

 

血液维生素D浓度多少合适?

 有很多成熟的技术可以检测血液维生素D水平,一般来说,儿童和成人血液维生素D正常值大致相同,血清25(OH)维生素D50250 nmol/L为维生素D充足,低于30 nmol/L为维生素D缺乏,3050 nmol/L为维生素D不足。

 血清25(OH)D水平超过250 nmol/L为维生素D中毒,可能出现中毒症状,比如:头痛、腹痛、恶心呕吐、胰腺炎、金属味觉、多饮多尿、脱水、肾脏或血管钙质沉着等。

 慢性疾病(尤其是先天性维生素D缺乏及钙磷代谢缺陷患者)需要个体化综合治疗,监测更为重要。

 孕期和哺乳期妇女,需要补充充足的维生素D,以保证母子的营养需要。

 

 维生素D中毒vs 维生素D缺乏 

 维生素D中毒非常罕见,仅有几例个案报导,由于病人长期过量服用极高剂量维生素D导致一过性异常。维生素D缺乏是更具有普遍意义的公共健康问题,需要引起公众的重视。

 

应不应该补钙?补多少合适?如何监测?

 钙是一种水溶性电解质,血液中离子钙的浓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容易波动,并不能反映骨骼健康,不宜做为体内钙含量的监测指标。

 不同年龄、不同生长阶段、不同性别的人,每天需要的钙不一样。大部分健康人从饮食中获得的钙已足够,并不需要额外补充钙片。相反,过量的补充钙,反而会引起便秘、胃肠道不适、肾结石等不良反应。

 

总结:

 1. 能正常饮食、没有症状的健康人,无需额外补充钙和维生素D。健康儿童增加户外活动、食用强化维生素D的食物可补充维生素D

 

2. 维生素D缺乏症高风险人群(素食、日晒少、肥胖、神经肌肉病、遗传代谢病、内分泌疾病等慢性疾病患者)应监测血清维生素D和钙磷水平,先查后补科学补钙,合理治疗。

 

3. 小朋友多动要注意营养问题和生活管理。

 

河北保定市妇幼保健院儿科  曹会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