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研进展 > 学术交流

Dysferlinopathy的临床、病理及分子生物学研究

作者:宋学琴 等 日期:2019-10-15 浏览量:356

第七届北京罕见病学术大会暨2019京津冀罕见病学术大会征文(103)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宋学琴,季光,张慧卿,汤锦,孙舒妍,孙瑜

目的:探讨临床、病理、基因精准诊断Dysferlinopathy。

方法:收集2017.1~2019.1河北医大二院神经内科门诊及住院病人病理诊断为dysferlinopathy者共28例,总结其临床特点、肌肉病理特征并行基因检测。

结果:

1. 基因检测结果及特点

28例共检出16种基因的82处突变,其中新发突变32处。结果显示确诊dysferlinopathy 14例(50%),LGMD2A型3例(10.71%),BMD1例(3.5%)。仍未能明确者10例(35.71%)。

2. 基因确诊为Dysferlinopathy的临床特点、病理特征及基因突变总结

14例均隐匿起病,病程1~30年不等,8~40岁发病,平均25.23±8.358岁,其中有家族遗传者2例(14.29%)。首发症状LGMD2B型7例(50%),“无症状性高CK血症”3例(21.43%),“运动不耐受”2例(14.29%),MM型1例(7.14%),近-远端型1例(7.14%)。血清CK值2124U/L~12000U/L,平均5874.19±2749.27U/L。、确诊的14例dysferlinopathy患者中11例行电生理检查,9例(81.82%)呈典型肌源性损害;1例(13.64%)神经源性损害不除外;1例(4.54%)例大致正常。DYSF基因突变26处,新发10处。5个家系均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结论:

Dysferlinopathy在青少年或成人早期起病,最常见的LGMD2B型以蹲下起立困难、爬楼费力为主,血CK可重度升高,肌电图以肌源性损害为主,肌肉病理多呈肌营养不良样改变。DYSF 基因新发突变多且无突变热点,基因检测可发现其他继发性dysferlin缺失的肌营养不良。Dysferlinopathy误诊率较高,临床表现结合肌肉病理及基因检测综合分析可提高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