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知识聚焦

爸妈健康一定能生出健康宝宝么?不一定!(之二)

作者:稿件来源:杨艳玲遗传与健康教室 日期:2021-08-30 浏览量:622

 例如,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症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的肌肉病,其生殖细胞嵌合较为常见,即父母生殖细胞存在4q35区域缺失的嵌合状态。有些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症家庭没有该病的家族史,但是有的家庭几个孩子患病,血液白细胞基因检测无明显异常,但是父母之一为生殖细胞嵌合体。

 体细胞-生殖细胞联合嵌合则更为多见,即体细胞和患儿父母生殖细胞中都存在突变嵌合的情况。当体细胞嵌合存在低嵌合率时,若相关基因野生型单倍体剂量充足,可满足机体的大部分需要,则疾病相关症状可不存在或不明显,可解释患儿父母不患病的原因。

 例如,原发性红斑肢痛症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发病与否与SCN9A基因突变的嵌合率相关,如已知致病突变c.2573T>A可导致症状典型的原发性红斑肢痛症,但是父亲或母亲是无症状的体细胞低嵌合型,也存在SCN9A c.2573T>A突变,考虑父亲或母亲基因野生型单倍体剂量充足,由突变基因所表达的不正常α亚单位量少,不足以致病,患儿则相反。也有报道提示携带SCN9A基因其他突变的患儿父母,在青春期有过一过性手足红肿疼痛,表型不显著。

 另外,线粒体基因遗传的“瓶颈效应”也是患儿母亲不患病或轻症的原因。线粒体基因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期间都要经过复制分离。人类的每个卵细胞中大约有10万个线粒体基因,卵母细胞成熟时,绝大多数线粒体基因会丧失,数目可能会随机减少到100个以下,甚至不到10个,这种卵母细胞形成期线粒体基因数量剧减的过程称遗传“瓶颈效应”。

 “瓶颈效应”限制了下传的线粒体基因的数量及种类,造成孩子个体间明显的异质性差异,甚至同卵双生子差异也很明显。也就是说,母亲生殖细胞的线粒体基因突变型及野生型以不同的比率遗传给子代。母亲体细胞线粒体基因突变的异质率未达到引发疾病的阈值,而孩子超过了阈值,因此患病。

 最后,低外显率。外显率是某一显性基因在杂合状态下或纯合隐性基因在一个群体中得以表现的百分比。在疾病研究中,也可以简单理解为即使携带致病基因突变,如果外显率低,疾病的临床表征也会越低,甚至不会发生疾病。

例如,视网膜母细胞瘤分为遗传性及散发性两种,遗传性视网膜母细胞瘤以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方式遗传,有时存在低外显的情况。即,对于同一突变,Rb1基因突变携带者可不发病,或症状轻微,也可症状典型。

 遗传病很复杂,与人类共生,每一个看起来健康的人都携带着多种致病突变。健康爸妈是有可能生育遗传病孩子的,与其焦虑、自责、抱怨,不如理性面对问题,积极寻找孩子的病因,争取临床和遗传学确诊,正确治疗才能精准康复,并且为下一胎的预防提供科学依据。

 特别致谢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精准医学中心 李溪远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