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知识聚焦

吃错饭或吃错药会要命的蚕豆病(之一)

作者:稿件来源 杨艳玲遗传与健康教室 日期:2022-07-21 浏览量:1078

不久前,一位优秀的年轻母亲意外去世,留下一儿一女,丈夫很是艰辛,幸福的家庭遭遇了劫难。

孩子妈妈死亡的原因令人痛心,她籍贯是广西,很小的时候就知道自己患有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生活中很注意,不吃蚕豆及蚕豆制品,感冒时不吃含对乙酰氨基酚等成分的西药。离世前感冒,自己到医院买了中成药,却不幸发生了急性血管内溶血,服药后不到一小时就出现酱油样尿、面色苍黄、昏迷,猝然离世......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为什么这么凶险?不吃蚕豆也会得病,吃错饭、吃错药可能要命或致残。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lucose-6-phosphate dehydrogenase,G-6-PD)缺乏症俗称蚕豆病,是由于G6PD基因突变导致红细胞膜上的G-6-PD功能缺陷,红细胞不能抵抗氧化损伤,红细胞破坏,引起溶血性贫血。

病因与发病机制

G6PD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G-6-PD缺乏症为X-连锁遗传病,男性多于女性。由于红细胞膜的G-6-PD缺陷导致红细胞戊糖磷酸途径中谷胱甘肽还原酶的辅酶—还原型烟酰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生成减少,使维持红细胞膜稳定的还原型谷胱甘肽生成减少,因而不能抵抗氧化损伤。祖先注意到这个病,是因为患者常在吃蚕豆后发病,因此得名“蚕豆病”。部分重型患者在新生儿期发生重度高胆红素血症,或在特定条件下(氧化应激、食物或药物)诱发非免疫性溶血。 G-6-PD缺乏症主要分布于东南亚、非洲、中东和地中海沿岸,我国G-6-PD缺乏症的分布呈“南高北低”趋势,广东、广西、海南、云南、贵州、福建等地区人群患病率高。但是,随着人口迁移,北方G-6-PD缺乏症在逐渐增多。

临床表现

G-6-PD缺乏症患者临床表现差异大,如果饮食、用药得当,大部分患者终身平安,不影响寿命及生活质量。

常见的表现类型包括:

1.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G-6-PD缺乏症导致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多发生于生后2~4天,也可早在出生后24小时内发生,以中重度多见,容易引起胆红素脑病,早产儿较足月儿严重。产妇使用禁用或慎用的氧化类药物或中草药后,通过乳汁喂给孩子,会诱发或加重新生儿黄疸。如果存放新生儿的衣物时用过樟脑丸,也会诱发溶血。

2. 食物、药物或感染诱发的急性溶血性贫血  常见于进食干鲜蚕豆或蚕豆制品后发生,表现为发热、乏力、寒战、面色苍白、贫血、黄疸、血红蛋白尿等,重者可在短期内出现溶血危象、急性肾衰竭,危及生命。溶血多为自限性,时间持续1~2天,长者达10天。

3. 自发性慢性非球形细胞性溶血性贫血  是G-6-PD缺乏症少见的临床类型,通常在婴儿期或儿童期被诊断,表现为慢性自发性血管内、外溶血(血管外为主),红细胞中持续Heinz小体阳性,中重度贫血,或持续溶血性贫血,黄疸,肝脾大。外源性诱因可诱发急性发作性溶血,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