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研进展 > 学术交流

补体抑制剂治疗后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患者血细胞表面补体沉积的变化

作者:张梦露 等 日期:2025-08-28 浏览量:15

第十三届北京罕见病学术大会暨2025京津冀罕见病学术大会(018


张梦露1 汪玄1 杨辰1 陈苗1 韩冰1

1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 血液内科

张梦露与汪玄对本文贡献相同

背景: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是一种获得性造血干细胞疾病,异常补体活化导致溶血和血栓栓塞事件(TEE)。经证实,补体抑制剂(CI)能抑制血管内溶血(IVH)并降低TEE风险。目前关于CI治疗后血细胞表面补体沉积变化及其与疗效关系的研究较少。
 
方法:纳入202110月至20237月在北京协和医院接受足量依库珠单抗、crovalimabiptacopan治疗的PNH患者。收集患者治疗0136912个月后的临床信息及外周血标本,采用双色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红细胞(RBC)、白细胞(WBC)和血小板(PLT)表面C5b-9C3C4bB因子(FB)的沉积水平,并分析各CI疗效与三种血细胞表面补体沉积水平的关系。
 
结果:共纳入23PNH患者,其中13例接受C5抑制剂治疗(4例依库珠单抗,9crovalimab),10例接受iptacopanFB抑制剂)治疗。依库珠单抗治疗3612个月后,C5b-9+/RBCC5b-9+/WBC显著降低(P<0.05),12个月后C3+/WBCC3+/PLT显著升高(P<0.05)。Crovalimab治疗组中,612个月后C5b-9+/RBC显著降低(P<0.05),治疗6个月后C3+/RBCC3+/WBCC4b+/RBCC4b+/WBC升高(P<0.05)。Iptacopan治疗136912个月后,三类血细胞表面C5b-9沉积均显著降低(P<0.05);同时,所有血细胞表面C3FB沉积降低(P<0.05);治疗36912个月后C4b+/WBCC4b+/PLT降低(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依库珠单抗治疗后,C5b-9+/RBCC5b-9+/WBC与血红蛋白改善显著相关(P值分别为0.0040.018)。Crovalimab治疗组中,C5b-9+/RBC与胆红素呈正相关(P=0.023),C3+/RBC与网织红细胞绝对值(Ret)正相关(P=0.001)。Iptacopan治疗后,C3+/RBCRet正相关(P=0.010),C4b+/RBCRetP=0.032)和乳酸脱氢酶(LDH,)正相关(P=0.003),FB+/RBCLDH正相关(P=0.007)。
 
结论:补体抑制剂可有效降低C5b-9沉积水平。与C5抑制剂不同,iptacopan还可降低C3C4bFB沉积。C5b-9+/RBC水平可能与抑制IVH的疗效相关;而上游补体沉积可能与突破性溶血或血管外溶血有关。

关键词: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补体抑制剂,补体沉积,流式细胞术,溶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