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圳钰 等 日期:2025-09-19 浏览量:10
第十三届北京罕见病学术大会暨2025京津冀罕见病学术大会(034)
1.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
2.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罕见病医学中心
李圳钰1,袁清玥1,李宜泽1,谢志颖1,俞萌1,孟令超1
王朝霞1, 2,张巍1, 2,邓健文1, 2,袁云1, 2
目的:自2020年SORD被确定为Charcot-Marie-Tooth及遗传性远端运动神经病的新致病基因后,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报道了其临床及病理特征。近年来,少数案例报道了该基因突变会导致罕见的远端肌病表型。本研究报道了中国北方单中心的SORD相关神经肌肉疾病的临床病理特征,并进行致病机制初探。
方法:本中心队列纳入10例SORD双等位基因突变患者,发病年龄在11-28岁之间,其中10例患者临床诊断均为遗传性远端运动神经病。对患者进行常规临床实验室及病理检查。此外,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检测患者及健康对照的空腹血清中的糖代谢产物的水平。为进一步探索其潜在的致病机制,使用患者活检剩余肌肉标本进行蛋白组学研究,并利用患者血清进行三羧酸循环产物检测作为验证。
结果:在6名患者中检测到SORDc.757delG纯合突变;其余患者为复合杂合突变,其中包括一名患者为c.757delG,c.786+1G>A突变,两名患者为c.757delG,c.218C>T突变,一名患者为新发c.757delG,c.104T>A突变。肌肉活检可见群组化等神经源性改变,一名患者出现管聚集肌病的病理改变。神经活检可见有髓神经纤维轻度丢失,偶见薄髓鞘的神经纤维及轴索变性。在所有患者的肌肉及神经超微结构中可见线粒体的形态学异常。患者组的平均血清山梨醇以及木糖醇水平较对照升高,D-阿拉伯糖醇水平低于对照组。蛋白质组学分析提示线粒体复合物I缺陷。患者血清苹果酸/草酰乙酸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反映NADH/NAD+比值升高,间接提示线粒体复合物I存在功能缺陷。
结论:SORDc.757delG纯合突变在本中心为患者的热点突变,遗传性远端运动神经病为本中心SORD突变相关神经肌肉病的主要表型。患者的山梨醇及木糖醇水平升高。蛋白组学提示该疾病存在线粒体复合物I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