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爽 等 日期:2025-11-15 浏览量:19
第十三届北京罕见病学术大会暨2025京津冀罕见病学术大会(062)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肿瘤内科
黄爽 段彦龙
摘要
背景及目的:儿童伯基特淋巴瘤(BL)约90%的患儿可以治愈,但患第二次恶性肿瘤(SMN)的风险也随之增加。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儿科医生对SMN的认识,探索减少SMN发生的方法。
方法: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我们对北京儿童医院肿瘤科确诊BL时年龄≤18岁的儿童和青少年中出现SMN的病例进行了回顾性回顾,本研究共纳入207例BL患儿,其中2例患儿合并SMN。根据Preferred Reporting Items for Systematic Reviews and Meta-Analysis指南,我们在PubMed数据库中检索了2000年至2024年的SMN相关文献,纳入了文献中报道的 18 岁以下患儿。使用 PubMed 搜索引擎对 MEDLINE 数据库进行搜索,并使用以下布尔短语:("二次恶性肿瘤 "或 "SMN"或"二次癌症")和("伯基特淋巴瘤 "或 "BL"或"NHL")和("儿科 "或"儿童")。
结果:自2017年1月至2022年12月共2例高危组BL治疗后合并SMN病例(均为急性髓性白血病),BL诊断时的年龄分别为8岁和10岁,两名患者均无既往疾病,也无放射治疗或毒物质接触史。从SMN到BL的间隔时间分别为16个月和17个月,一名患儿死于移植并发症。同时检索文献综述,共报道了43 例 BL合并SMN患儿,发病的中位时间各不相同,不同SMN发生的时间从近至远依次为:AML、ALL、LBL、中枢神经系统肿瘤、BL和恶性上皮肿瘤。其中8例t-AML患儿发生时间均在BL治疗后5年内,t-AML的3年生存率约为40%,低于其他类型。
结论:治疗相关髓系白血病为最常见的血液系统第二肿瘤,发生时间最早,预后较差,最常见的原发肿瘤为淋系肿瘤,B细胞淋巴瘤,原发肿瘤进行正确分期,基于危险度分层的治疗,以及胚系易感基因的检测对减少SMN的发生非常重要。
(图略)
关键词:儿童、伯基特淋巴瘤、第二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