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研进展 > 学术交流

儿童皮肤受累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的临床特征 与预后分析

作者:朱婷 等 日期:2024-08-14 浏览量:325

第十一届北京罕见病学术大会暨2023京津冀罕见病学术大会征文(141)

朱婷,崔蕾,王天有,李志刚,张蕊*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北京市儿科研究所,血液病中心,血液疾病研究室;

儿童血液病与肿瘤分子分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儿科学国家重点学科;儿科重大疾病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目的:探讨儿童朗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LCH)伴皮肤受累的临床特征和预后。

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20141月至20186月期间收治的LCH患儿的临床资料,纳入LCH伴皮肤受累患儿148例,分析该部分患儿的临床特征。探讨皮肤受累与LCH患儿预后的相关性。所有患儿随访至2023228日。所有病例均经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证实。采用SPSS 29.0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449例连续的儿童LCH队列中,有皮肤受累148例(33.0%),无皮肤受累301例(67.0%)。其中有皮肤受累的患儿中,单系统皮肤受累(SS)组15例(10.1%),多系统无危险器官受累(MS RO-)组65例(43.9%),多系统有危险器官受累(MS RO+)组68例(45.9%)。有皮肤受累的LCH患儿年龄偏小,中位年龄1.10岁(0.04-12.14),出现皮疹中位年龄0.54(0.01-11.16),出现皮疹至诊断中位时间为2月(0-42),男女比例1.641LCH伴皮肤受累患儿表现孤立性皮疹少见,多表现为全身多部位散在皮疹,最常见的皮肤受累部位是腹股沟、腋窝、头部、颈部、躯干和/或四肢、外阴/包皮;最常见的皮肤形态学表现是红色鳞状丘疹,其次是脂溢性皮炎样表现。基因突变方面,LCH伴皮肤受累患儿中组织BRAF-V600E突变阳性率为44.6%,血浆BRAF-V600E突变阳性率为29.1%,均高于无皮肤受累患儿(P0.05)。预后方面,有皮肤受累的LCH患儿死亡风险明显增加,5年总生存率(OS)显著低于无皮肤受累LCH患儿(94.9%±1.9% vs.99.7%±0.3%, P=0.001),进一步分析LCH伴皮肤受累患儿预后与危险器官受累显著相关,MS RO+5OS显著低于MS RO-(93.11%±1.75% vs.99.02%±0.31%P=0.001)。治疗方面,共396例患儿采用BCH-LCH-2014方案治疗,有皮肤受累的LCH患儿5年无进展生存率(PFS)均显著低于无皮肤受累的LCH患儿,分别为一线治疗(36.78%±4.25% vs.66.75%±2.71%, P0.0001)、二线治疗(53.9%±5.2% vs.73.6%±4.3%, P=0.003)135LCH伴皮肤受累患儿,一线治疗35例(43.0%)患儿治疗有效,皮疹消退。对于复发/难治性的LCH患儿,75例伴皮肤受累的LCH患儿进行二线治疗,37例(49.3%)患儿治疗有效。32LCH患儿伴皮肤受累且BRAF-V600E突变阳性进行了BRAF抑制剂达拉非尼靶向治疗。靶向第1个月,16例(50.0%)患儿反应良好,病情稳定。靶向第3个月,23名(71.9%)患者的反应较好,8名(18.8%)患者保持稳定,3名(9.4%)患者反应较差,靶向治疗中仅有1例患儿在接受达非尼治疗第7.4个月后死于肝硬化和门脉高压。

结论:在儿童LCH中皮肤受累较常见,表现多样,常伴有多系统器官受累。伴皮肤受累LCH患儿的预后较无皮肤受累患儿差。化疗对皮肤受累治疗有效,靶向治疗可能为BRAF-V600E突变阳性难治/复发LCH患儿提供有希望的治疗选择。

关键词:儿童;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皮肤;预后;靶向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