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罗继航等 日期:2025-07-07 浏览量:38
第十二届北京罕见病学术大会暨2024京津冀罕见病学术大会(102)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2
罗继航1,刘艺丹1,杨诗淇1,宋丹羽1,
范燕彬1,王静敏1*,熊晖2*
通讯作者:熊晖
目的:ISPD基因(OMIM: 614631)编码胞苷二磷酸核糖醇合成酶(CDP-L-ribitol pyrophosphorylase A),是抗肌萎缩相关糖蛋白病(dystroglycanopathy,DGP)的致病基因之一。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ISPD基因6-9号外显子缺失为始祖突变,为了探究ISPD exon 6-9缺失对ISPD酶活性的影响和导致DGP发生的机制,构建ISPD exon 6-9缺失小鼠模型,对小鼠模型进行初步研究。
方法:利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ISPD exon 6-9缺失小鼠模型,对小鼠模型进行初步研究。
结果: (1)利用CRISPR/Cas9技术成功构建了ISPD exon 6-9缺失小鼠模型,分别在intron5和intron9设计了sgRNA,大片段敲除了小鼠的6-9号外显子,缺失后导致移码突变,敲除大小约47.5kb。(2)ISPD C端的WB和qPCR结果证实KO小鼠C端结构域缺失,证明该模型为C端缺失小鼠模型,ISPD N端的WB和qPCR结果证实C端敲除后,N端结构域不受影响。(3)α-DG的WB和免疫荧光染色证实KO小鼠为α-DG缺乏导致的先天性肌营养不良小鼠。(4)KO小鼠的电镜结果提示线粒体和内质网结构异常。
结论: 本文通过前期研究基础,构建了ISPD exon 6-9缺失小鼠模型,并对小鼠模型进行了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