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余玮怡 等 日期:2025-02-13 浏览量:113
第十二届北京罕见病学术大会暨2024京津冀罕见病学术大会征文(057)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余玮怡,何及,刘小璇,樊东升
目的:
肌萎缩侧索硬化 (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 是一种罕见的致死性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迄今已发现多个基因与该病相关。BSCL2相关神经系统疾病可表现为遗传性痉挛性截瘫(Hereditary Spastic Paraplegia,HSP)、远端型遗传性运动神经病(distal Hereditary Motor Neuropathy,dHMN)、腓骨肌萎缩症(Charcot-Marie-Tooth,CMT),鉴于以上疾病与ALS在病理、临床和遗传上具有一定相似性,因此我们探索了BSCL2基因与ALS的相关性。
方法:
共纳入798例散发性ALS(sporadic ALS, sALS)病例和80例家族性ALS(familial ALS, fALS) 病例,他们曾在2008年至2022年12月就诊于北医三院,1812例对照受试者被作为内部对照。使用一、二代测序技术检测BSCL2基因突变携带情况,分析次要等位基因频率 < 0.1%的罕见变异体,纳入BSCL2基因分析的患者已排除了携带SOD1、DCTN1、C9orf79等已知ALS致病基因,并总结携带者的临床表型。利用质粒转染NSC-34细胞以构建体外模型,并进行Western Blot实验、Q-PCR、细胞免疫荧光实验、细胞凋亡检测实验、转录组学分析等以了解突变对基因表达、蛋白分布、细胞凋亡等影响。
结果:
共在39个ALS患者中发现16个罕见突变,其中,错义突变c.1309G>C曾在既往文献中报道其致病性,另有3个错义突变c.115C>A、c.260G>A、c.601G>A经软件预测具有致病性。突变携带者主要为青年型ALS,疾病进展相对缓慢。过表达突变的细胞内BSCL2的mRNA、蛋白表达水平下降,细胞凋亡水平升高,但未发现蛋白聚集和内质网应激,转录组学分析示差异表达基因富集于能量代谢、信号传递等过程。
结论:我们的结果提示BSCL2与ALS存在关联, BSCL2以多种形式参与ALS,ALS属于BSCL2变异相关的连续表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