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研进展 > 学术交流

一例新发PROC基因突变致重度蛋白C缺乏症:多器官血栓并发症及其成功治疗

作者:杨杏林 等 日期:2025-03-16 浏览量:245

第十二届北京罕见病学术大会暨2024京津冀罕见病学术大会征文(066)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心内科

杨杏林 陈实 郭潇潇

目的:报道一例罕见的遗传性蛋白C缺乏症病例,患者携带一个新发现的PROC基因突变,表现为多发动静脉血栓,影响多个重要器官,在此探讨通过抗凝、肺动脉内膜剥脱术和肺动脉高压靶向治疗的成功经验。

方法:对一名36岁男性患者的病例进行详细研究,患者有多发血栓事件病史,入院后对其进行全面的临床评估,包括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基因分析、影像学检查和右心导管检查。详细记录和分析患者的临床过程、诊断结果和治疗效果。同时进行文献复习,将本例与既往报道的蛋白C缺乏症病例进行比较。

结果:患者主诉下肢胀痛、活动后气促6年,视物模糊5年。基因检测发现一个新的PROC基因杂合突变(c.379G>T),导致蛋白C活性严重降低(21-24%)。患者经历多次血栓事件,包括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TEPH)、右下肢动脉血栓导致截肢,以及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造成视野缺损。初期采用抗凝和导管溶栓治疗效果有限。肺动脉造影显示广泛的肺动脉血栓形成。右心导管检查显示严重肺动脉高压(平均PAP 58 mmHgPVR 13.20 WU)。患者接受肺动脉内膜剥脱术,结合华法林抗凝和肺动脉高压靶向治疗(利奥西呱和安立生坦),临床症状显著改善。术后超声心动图显示估测PASP78 mmHg降至36 mmHg

结论:本病例突出展示了一种与新发现PROC基因突变相关的蛋白C缺乏症独特表现,特征为多发动静脉血栓影响多个重要器官。在一名蛋白C缺乏症患者中同时出现这些罕见血栓事件在文献中尚属首次报道。本病例强调了在不明原因血栓形成倾向中进行全面基因检测的重要性,并证明了多学科方法(包括抗凝、手术干预和靶向治疗)在管理蛋白C缺乏症严重并发症方面的有效性。需要进一步研究以了解这种新突变的基因型-表型相关性,并优化类似病例的管理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