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研进展 > 学术交流

一例不同病因导致的多系统受累病例

作者:白薇 等 日期:2025-07-21 浏览量:44

第十二届北京罕见病学术大会暨2024京津冀罕见病学术大会(110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白薇,徐可,王芳

目的:分享一例不同病因导致的多系统受累病例,为临床提供参考。

方法:收集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一例以肾脏、血液、免疫多系统受累患儿的临床资料、遗传学数据,分析此病例的临床表现、诊疗思路。

结果:患儿为11岁学龄期男童,以水肿起病,起病前2周曾有呼吸道感染。实验室检查发现血尿、蛋白尿,同时伴有贫血(血红蛋白85 g/L),血小板下降(68 × 109/L),肌酐升高(最高112μmol/L),尿素氮升高(最高16.21mmol/L);免疫学检查提示ANA阳性(滴度 1:320),补体C3下降(0.065 g/L),ASO阳性。 患儿有阳性家族史,其母亲为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systemic lupmatosus, SLE)患者,患儿新生儿期发现贫血、血小板下降,自身抗体检查提示ANA、抗ds-DNA抗体等多种抗体阳性,补体C3C4下降,诊断为新生儿狼疮,给予丙种球蛋白、糖皮质激素治疗。血红蛋白和血小板均可恢复至正常下限,此后未定期随访。患者在本次病程3周后接受了肾活检。免疫荧光检查示免疫球蛋白IgGIgAC3沉积,光镜检查示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电镜检查示上皮下"驼峰样"电子致密物质沉积。最终病理诊断为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炎。经休息及抗感染治疗后,患儿水肿逐渐消退,肾功能监测恢复正常,补体C3缓慢升高。但患儿血液学受累无明显改善。进一步的遗传学检查发现X染色体GATA1 R307H突变。相关疾病为x链血小板减少性疾病,结合患儿检查提示ADA缺乏,考虑相关疾病亚型为腺苷脱氨酶升高所致溶血性贫血。目前尚无有效药物治疗这种血液系统疾病。本病例最初的临床表现与SLE一致,然而,通过肾脏病理学和遗传学,我们最终诊断患者为先天性遗传病因导致血液学受累,获得性病因导致肾小球肾炎。

结论:对于多系统受累的患者,我们应优先考虑相同的病因,但如果在诊断和治疗中存在矛盾和无法解释的情况,仍需考虑多种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