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淑霞 等 日期:2025-08-13 浏览量:59
第十三届北京罕见病学术大会暨2025京津冀罕见病学术大会(008)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儿科
2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分子医学中心
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职业病与毒理学科
黄淑霞1,卢宇蓝2,宋玉果3
摘要
目的:一名体重指数为13.7且无脂肪肝的患儿,因转氨酶升高和血脂水平异常(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可至8.64 mmol/L)就诊。该患儿被诊断为威尔森病(Wilson disease,WD)和可能的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amilial hypercholesterolemia,FH)。给予锌剂治疗后,患儿的转氨酶水平明显下降,但血脂水平未见改善。因此,我们进行了基因检测、临床调查、家系分析及基因致病性鉴定,以明确患儿血脂异常的原因。
方法:对患儿及其七名家庭成员进行临床调查。利用全外显子组测序和一代测序探索与血脂异常相关的基因变异并验证候选变异。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评估候选变异的致病性和其结构-功能关系。
结果:本研究中患儿临床诊断为明确的FH,其母亲和大舅父分别被诊断为可能的FH(probable FH)和潜在的FH(possible FH)。三名患者均携带一种新的LDLR c.599T>G(p.Phe200Cys)变异。生物信息学分析将该变异归类为可能致病性变异,该变异位于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基因的第4个外显子及LDLR的配体结合域中第5个A类结构域(LA5)中,影响LDLR的随机卷曲螺旋结构。
结论:本研究对WD与血脂异常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见解,并在LDLR基因中发现了一个与FH相关的新发杂合变异,从而扩展了FH的基因变异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