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康路路 等 日期:2019-02-01 浏览量:739
第六届北京罕见病学术大会暨2018京津冀罕见病学术大会征文(109)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
康路路,刘怡,金颖,张尧,宋金青,李梦秋,杨艳玲
背景及目的:先天性脊柱骨骼发育不良为罕见的代谢性骨病,特征为不成比例的身材矮小(短躯干)、骨骺异常、扁平椎体,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少数患者合并腭裂、近视、视网膜变性、感觉神经性耳聋等。该发病率低,约为1/100万。本研究通过6例患者的临床及遗传学分析,对本症进行诊疗研究。
方法:6例患儿中男性5例,女性3例,来自3个无关家系,其中2例女性为患儿母亲,分别于2岁半~42岁就诊。患者智力正常,因矮小、骨骼畸形就诊,采用X线检查进行骨骼发育评估,通过生化、代谢及全外显子测序分析进行鉴别诊断,确诊。
结果:6例患者生后体格发育落后,身高<-3SD,短颈,短躯干,鸡胸,X线示椎体扁平、椎体间隙变窄、形状欠规则,髋臼发育不良等。两位母亲及一位16岁女童股骨头坏死。两个家系COL2A1基因检出新发突变,一位患者及其母亲COL2A1基因43号外显子携带已知致病突变c.2965C>T(p.R989C)。3例儿童患者均存在显著生长激素缺乏,1例患儿接受了生长激素及磷酸盐支持治疗,身高增长显著改善,现已随访4年,运动功能好转。
结论:先天性脊柱骨骼发育不良导致严重骨骼病变,早期诊断及干预有助于改善预后。本研究从3个家系6位患者COL2A1基因发现2个新突变。1例患儿治疗后显著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