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坤 等 日期:2023-08-03 浏览量:317
第十届北京罕见病学术大会暨2022京津冀罕见病学术大会征文(184)
杨坤 陈超 柳金顺 夏溟 牛亦农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 泌尿外科
摘要
目的 血管肉瘤是血管或淋巴管内皮细胞来源的高度恶性软组织肉瘤,多见于皮肤,发生于腹膜后者极为罕见,国内外相关报道较少,本研究对此病例临床表现及治疗经过进行分析,以期帮助早期诊断此类患者。
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世纪坛医院1例腹膜后血管肉瘤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随访资料。
结果 患者系53岁女性,2021年3月出现左腹部隐痛,无发热、恶心、呕吐、腹泻,无尿急、尿频及尿痛等症状。2021年9月行肠镜检查,提示“回肠末端及直肠炎症性改变”,对症治疗腹痛未缓解。2021年11月行腹部CT检查考虑“左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大小为42.2x49.7mm”。遂就诊于我科,入院行腹部增强核磁可见“左肾上腺区实性肿块,呈均匀稍长T1不均匀稍长T2异常信号,DWI呈等/稍高信号,ADC值局部略减低,动脉期见病变斑片样异常强化,随时间延迟呈持续异常强化,形态尚规则,边界尚清。考虑神经节细胞瘤”。肾上腺相关内分泌检查及术前常规均未见明显异常。平素体健,自诉一年来体重下降约5kg。术者阅片发现肾上腺可见,肿瘤与胰腺尾部及脾血管关系密切,不除外嗜铬细胞瘤,术前给予酚苄明10mg qd,连续2周。2022年1月17日行经腹腔途径腹腔镜肿物切除术,术中于左侧肾上腺下方外侧找到肿瘤,肿瘤表面尚光滑,肾上腺被挤压移位,与肿瘤无关系。肿瘤上方紧邻脾血管,内上侧缘与胰腺尾部粘连紧密,使用超声刀钝锐结合游离肿物,胰腺尾部粘连处以Hem-o-lok夹闭,并离断,完整切除肿瘤,术中出血约20ml。肿瘤包膜完整,大体呈灰红色结节状,大小约4.5x3x2.5cm,切面灰粉,局部灰红,结合免疫组化结果病理诊断为血管肉瘤。术后一月随访患者腹痛消失,目前患者术后半年,影像学检查未见肿瘤复发或转移征象,但需要密切随访。
结论 腹膜后血管肉瘤极为罕见,恶性程度高且缺乏特异临床表现,需与嗜铬细胞瘤等鉴别,本病例丰富了我们对血管肉瘤的认识,为诊疗和后续随访提供了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