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马玉兰 等 日期:2025-04-16 浏览量:223
第十二届北京罕见病学术大会暨2024京津冀罕见病学术大会征文(080)
马玉兰1 桑玉婷1 毛新梅1 马雪2 张会婷2 张婧韬2 董慧2 张尧2 杨艳玲2
1.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宁夏妇女儿童医院
2.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童医学中心
病史摘要 患儿,女,17岁,主因“上高中后反应迟钝、行为异常”于2023年10月底在当地医院精神科就诊,诊断“认知障碍”,给予对症治疗后症状未见缓解。2个月后出现步态异常,逐渐加重,已休学,转我院。患儿既往体格及智力运动发育正常,小学、中学成绩中等,上高中后学习困难,反应慢,乏力,时常困倦,无头痛、呕吐等不适。13岁时月经初潮,月经量大,频繁4~5天/20天。
症状体征 患儿体格中等,交流正常,语速慢,双眼近视,走路姿势异常,双侧膝腱反射活跃。
诊断方法 血中多种氨基酸增高,总同型半胱氨酸显著增高(133.83 µmol/L,正常值<15 µmol/L),丙酰肉碱稍高(4.23 µmol/L,正常值0.35~3.36 µmol/L),丙酰肉碱/乙酰肉碱比值稍高0.26(正常值0.02~0.25),游离肉碱显著降低(5.44 µmol/L,正常值30~60 µmol/L),尿甲基丙二酸、甲基枸橼酸显著增高,诊断为甲基丙二酸尿症合并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基因分析发现MMACHC复合杂合变异,c.482G>A来自父亲,c.666C>A来自母亲,确诊为cblC型。
治疗方法 羟钴胺或腺苷钴胺肌肉注射;口服甲钴胺、维生素A、维生素D、左卡尼汀、甜菜碱、多烯酸乙酯,正常饮食;佩戴眼镜,定期眼科复查。
临床转归 治疗后患儿病情逐步好转,血清总同型半胱氨酸及尿甲基丙二酸、甲基枸橼酸显著下降,定期复查随访,准备复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