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孙晓莹 等 日期:2025-05-14 浏览量:23
第十二届北京罕见病学术大会暨2024京津冀罕见病学术大会征文(085)
孙晓莹,张卓莉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
脱水遗传性口形红细胞增多症(dehydrated hereditary stomatocytosis,DHSt)导致的溶血性贫血发病率低,疾病的异质性常导致误诊。本例报道一位50岁男性患者,主诉“结节红斑、口腔溃疡、关节痛2年半,尿色加深5月”。患者2年半前出现反复结节性红斑,频发口腔溃疡,伴间断双膝关节痛,曾行皮肤活检示脂膜炎,予激素治疗可缓解。5月前患者每日于睡醒后排茶色尿,伴皮肤及粘膜黄染,且逐渐加重。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血红蛋白偏低(115g/L),网织红细胞计数显著升高(245.80×10^9/L),总胆红素(54.1umol/L)及间接胆红素(45.87umol/L)均明显升高,纤维蛋白原偏低(1.43g/L),铁蛋白升高(514.5ng/ml), H因子、ADAMTS13(-),ANA核仁型 1:320,抗dsDNA抗体及抗ENA抗体谱阴性,补体C3 0.486g/L↓,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阴性、红细胞渗透脆性实验阴性;外周血涂片示红细胞大小不一,多形性明显,易见嗜多色红细胞、裂红细胞,可见靶型红细胞;骨髓涂片示红系占17.5%,少数有核红细胞胞体大,可见畸形核红细胞,成熟红细胞大小不等;腹部超声提示脾脏增大,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予大剂量激素、硫酸羟氯喹、环孢素、丙种球蛋白等治疗效果欠佳。经完善全外显子组基因检测显示该患者为遗传性口形红细胞增多症PIEZO1杂合突变(c.6262C>G)。随后对其家族成员进行外周血全外显子基因检测确认,患者的母亲及兄长同样携带此基因突变,而父亲、姥爷及姨妈则未检出该基因异常。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化验检查及基因检测结果,最终诊断为DHSt。予以补充叶酸对症治疗。鉴于DHSt临床表现的异质性,不同患者可能表现出不同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这增加了误诊和漏诊的风险。本例患者因溶血性贫血、抗核抗体阳性及补体减低等复杂表现,初期被误诊为系统性红斑狼疮。因此,在诊断和治疗中,考虑患者的病史、体征、实验室检查及潜在的遗传突变等信息是非常重要的。对于高度怀疑 DHSt的患者,需尽早行基因检测以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