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研进展 > 学术交流

DEPDC5基因变异相关癫痫患儿基因型及表型特点

作者:沈梦晓 等 日期:2023-09-11 浏览量:783

第十一届北京罕见病学术大会暨2023京津冀罕见病学术大会征文(014)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神经内科

沈梦晓,姬辛娜,张玮,陈倩

目的:总结DEPDC5基因变异相关癫痫患儿的临床表型、基因变异特点及治疗效果。

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5月至202212月在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就诊的DEPDC5基因变异相关癫痫患儿的病史、脑电图、头颅影像学、遗传学检测结果和治疗随访情况。

结果:14DEPDC5基因变异相关癫痫患儿,其中男7例,女7例;癫痫起病年龄为31月龄(2月龄至14岁);仅有局灶性发作者8例,仅有全面性发作者2例,局灶性发作与全面性发作并存者4例;全面性发作包括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痉挛发作及肌阵挛发作;癫痫综合征包括婴儿2例婴儿痉挛症、4例家族性局灶性癫痫伴可变病灶(FEEVF)及1例睡眠相关过度运动癫痫(ADSHE)。7例存在精神运动发育迟滞,2例共患孤独障碍谱系障碍(ASD),1例共患注意缺陷合并多动障碍(ADHD)。1例家系中存在癫痫性猝死(SUDEP)。14例发作间期头皮脑电图示多脑区放电或弥漫性放电。10例头颅磁共振成像(MRI)存在脑皮质结构异常,表现为脑沟沟底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FCD)、脑沟和(或)脑回形成异常伴或不伴灰白质分界不清、广泛大脑皮质发育畸形等。6例行立体定向脑电图(SEEG)监测,均呈现低波幅快节律,其中额叶起始者5例,顶叶起始者1例。14例患儿中8例仅药物治疗,其中1例为单药治疗,7例为多药联合治疗,经治疗3例无发作,4例发作减少,1例发作无变化。6例患儿行手术治疗,其中5SEEG监测后行致痫灶切除术,术后均无发作,切除范围较影像学所示异常范围广,1例行SEEG后即无发作。术后病理2例为FCDIIa1FCDIIb1FCDIII1例胶质细胞增多。14DEPDC5基因变异患儿中9例无义变异,3例移码变异,1例整码缺失,1例经典剪切变异;12例为遗传性变异,2例为新生变异,10种变异为尚未报道位点。

结论:DEPDC5基因变异相关癫痫患儿多表现为局灶性发作,SEEG示发作起源于额叶者多见,多存在脑结构异常。变异多遗传自亲代,不完全外显比例高。药物难治者可经术前评估后行致痫灶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