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于晓宁 等 日期:2024-06-21 浏览量:174
第十一届北京罕见病学术大会暨2023京津冀罕见病学术大会征文(116)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肾脏内科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肾内科
目的:探究以肾病综合征为首发症状的儿童单中心型Castleman病(CD)2例的临床特点及诊治。
方法:总结分析2015-2022年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肾脏内科收治的2例以肾病综合征为主要表现,诊断为单中心型Castleman病(UCD)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
结果:2例均为年长儿,男女各1例,均以浮肿、大量蛋白尿、低白蛋白血症等肾病综合征表现起病,影像学检查发现腹或胸部占位病变,手术切除后病理诊断均为透明血管型Castleman病(HV-CD),其中例2肾脏病理表现为膜性肾病,2例对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治疗反应良好。
结论:儿童肾病综合征尤其膜性肾病应积极寻找继发因素,注意除外单中心型Castleman病等症状隐匿的罕见病。
关键词:Castleman病,单中心,肾病综合征,儿童。
CD(Castleman disease)是一组异质性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的总称,成人常见于纵膈,儿童常见于颈部,其次见于腋窝、骨盆和腹膜后等。其临床分型包括单中心型(UCD)和多中心型(MCD),关于其肾脏受累,UCD较MCD少见[1-3]。本文回顾性分析2015-2022年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肾脏内科收治的2例以肾病综合征起病的UCD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
1. 临床资料
例1 患儿男,15岁,病初以“水肿1月,加重2周”于外院治疗,完善检查后诊断“肾病综合征”,予足量糖皮质激素口服4天后浮肿明显消退,行腹部超声及腹部CT示腹膜后实性占位,遂停用激素,转诊我院外科行手术治疗,入院查体:面色黄,消瘦体型,眼睑、骶部及双下肢可凹性水肿,腹部膨隆,移动性浊音阳性。行腹盆腔平扫增强:右侧腹膜后占位及多发增大淋巴结,下腔静脉受压。既往史、孕产史、发育史、家族史无异常。行开腹探查:右侧肾上腺区后腹膜可见一圆形黄白色实性质硬肿物,约7cm×6cm×5cm大小,病理回报:符合Castleman病,透明血管型。术后予利尿等对症治疗浮肿无好转,转入我科治疗,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及CRP正常,血生化:ALB 11.1g/L、CHOL 15.63mmol/L,Scr 37.8umol/L;人疱疹病毒1-8均阴性,补体正常,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阴性,骨髓穿刺术结果无异常,24小时尿蛋白18.4g(428mg/kg/d),尿免疫蛋白电泳阴性,影像学检查:颈部超声未见肿大淋巴结影,腹部超声、胸部CT检查未见其他部位占位及肿大淋巴结,诊断:Castleman病(单中心 透明血管型);肾病综合征。术后第9天加用足量泼尼松口服,2周后仍有大量蛋白尿,24小时尿蛋白12.84g(291mg/kg/d),予环磷酰胺冲击治疗2天,复查24小时尿蛋白7.7g(181.2mg/kg/d),浮肿消退,一般情况良好,予出院,建议当地医院继续完善环磷酰胺冲击疗程。后失访。
例2 患儿女,12岁,主因“发现浮肿7天,尿检异常2天”收入我科,浮肿以眼睑及双下肢为著,尿色黄清有泡沫,尿量有减少,伴轻度胸闷憋气,无发热,无喘息气促,无咳嗽咳痰。发病以来体重较发病前增加5Kg。入院前2天外院检查:血常规及CRP正常,血生化:ALB 20.8g/L、CHOL 7.22mmol/L,Scr 48umol/L;补体C3、C4不低;24小时尿蛋白6.5g(82mg/kg/d),泌尿系超声:双肾、肾盂输尿管、膀胱均未见明显异常。既往史、孕产史、发育史、家族史无异常。入院查体:全身浮肿,无皮疹,未触及浅表肿大淋巴结,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啰音,其他查体无异常。常规行胸片检查示:右肺中下野类圆形致密肿块,胸部增强CT示:右肺门区占位(见图1),纤维支气管镜示:右中叶、右下叶部分亚段开口受压闭塞。入院第5天转入外科,行胸腔镜手术探查:右肺中叶与下叶间裂之间可见一约8cm×7cm×6cm紫红色质硬实性肿物,术后病理诊断:Castleman病(透明血管型)。实验室检查:HHV1-8检测均阴性。细胞因子 IL-6 增高,体液免疫:IgG减低,IgA增高,血清免疫固定电泳未见异常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条带。影像学检查:淋巴结超声及腹盆腔CT:未发现其他部位淋巴结及肝脾肿大。FDG(氟脱氧葡萄糖)-PET/CT:可以增强CD患者受影响淋巴结识别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结果:双肾皮质多发斑片状FDG代谢增高灶,不除外Castleman病累及肾脏可能;右侧颈部仅有小淋巴结1个(约0.6 × 1.2cm)FDG代谢增高。诊断:病程1月完善肾活检,光镜:可见局灶节段性系膜细胞增生和系膜基质增多,偶见节段性内皮细胞增生(见图2),免疫荧光:肾小球毛细血管襻和系膜区IgG1-4、Fi、κλ链沉积,IgA、IgM、C3、C4、C1q(-),PLA2R(-);电镜:系膜区少量电子致密物沉积,肾小球基底膜节段性增厚伴钉突状增生,上皮下可见散在电子致密物沉积,符合膜性肾病I-II期。结合病史及肾脏病理特点,诊断:Castleman病(单中心 透明血管型),肾病综合征(膜性肾病)。术后大量蛋白尿无明显改善,予足量泼尼松(60mg/d)口服,6周尿蛋白转阴后规律减量,1年后停药,至今1年3个月,期间监测尿蛋白持续阴性。(图略)
2.讨论
CD是由1954年美国Benjamin Castleman首次描述,是一组异质性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的总称,临床表现和病因多样。属于罕见病,目前发病率不明,据统计美国每年约6600-7700人确诊CD,UCD占75%,发病年龄2-84岁,儿童更为罕见。根据淋巴结受累区域1个为UCD,2个及以上为MCD,成人常见于纵膈,儿童常见于颈部,其次见于腋窝、骨盆和腹膜后等。UCD大多症状无或轻,少数伴淋巴结压迫及全身症状(发热、盗汗、体重下降、贫血等)或合并副肿瘤天疱疮、闭塞性细支气管炎,MCD全身症状多见且较重(血液系统、肝肾受累等),根据是否合并HHV8感染分为不同亚型。CD病理分型分透明血管型(HV-CD)、浆细胞型(PC-CD)和混合型。HV-CD累及淋巴结较大(数厘米至十几厘米,在UCD中占70%-90%,在MCD中占20%。PC和混合型CD淋巴结相对小,MCD中多见[5]。本文2例为年长儿童,临床分型均为UCD,肿大淋巴结部位分别为肺部、腹膜后,颈部均未见肿大淋巴结,有局部压迫症状,但无发热、贫血等全身症状,而以肾病综合征表现为主。这2例UCD的病理分型均为HV,与文献报道一致。
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病变淋巴结产生过多IL-6有关,IL-6可诱导 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产生,促进血管生成并增加毛细血管通透性,进而出现全身系统性症状。HHV8感染是部分MCD的始动因素,动物实验中发现其在淋巴结浆母细胞中复制并转录为IL-6的病毒同系物(vIL-6),进而刺激VEGF产生。CD肾损害的发生率约8.5-25.0%,MCD较UCD多见,临床表现为急性肾衰竭、慢性肾脏病、肾病综合征、急进性肾炎等,病理类型则以PC型、混合型为主。肾损害病理表现以血栓性微血管病(TMA)、AA(血清淀粉样蛋白A)型淀粉样变性肾病为主,其他包括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微小病变、膜性肾病、系膜增生性肾炎、间质性肾炎等。Xu D[6]等对中国76例CD的大型队列研究中19例有肾脏受累,TMA(6例)是最常见的肾活检病理特征,其次是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CD相关TMA可能与CD患儿血浆高VEGF水平、足细胞局部低VEGF表达有关[7];而AA淀粉样变可能是由IL-6的过量产生引起的,有报道称IL-6在人类SAA基因的协同诱导中起关键作用。本文例2患儿亦有血IL-6升高,而肾脏病理特点为膜性肾病(MN),目前关于CD相关MN仅见于个案报道,且多见于MCD、PC型CD,Saiki R.[8]等对MCD相关MN的个案报道中常规化疗效果不佳,而对托珠单抗(IL-6受体单克隆抗体)治疗有效,提示高IL-6血症发挥着重要作用。
UCD的一线治疗为手术切除,全部切除困难者可联合化疗缩小病灶再行切除。MCD则以生物制剂联合化疗为主。UCD较MCD的预后良好,5年生存率超过90%,几乎不影响远期生存。但合并副肿瘤天疱疮和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UCD患者预后差。UCD合并肾脏受累包括肾病综合征者,应手术切除病灶联合化疗,总体预后较好。本文中2例患儿在术后予糖皮质激素、环磷酰胺治疗后浮肿、蛋白尿明显好转,
综上所述,Castleman病尤其是单中心型症状隐匿,临床表现差异大,可以肾脏受累起病。儿童继发性肾病综合征病因多样,除常见继发因素外应结合病史、查体及辅助检查等除外罕见病可能,给予对因治疗。儿童膜性肾病应积极寻找继发因素,结合肾脏病理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