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研进展 > 学术交流

青春期发病的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缺乏症9例分析

作者:张会婷 等 日期:2025-04-06 浏览量:40

第十二届北京罕见病学术大会暨2024京津冀罕见病学术大会征文(077)

张会婷1  马雪1  金颖1  李梦秋1  宋金青1  陈哲晖2  刘怡3  陆相鹏4  郑宏4  杨艳玲1

1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

2厦门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厦门市妇幼保健院儿科

3中日友好医院检验科

4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通信作者:杨艳玲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2YFC2703401

【摘要】

目的  探讨青春期发病的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缺乏症的诊断和治疗策略。

方法  回顾性病例分析。以20161月至20236月确诊并随访1年以上的9例青春期发病的MTHFR缺乏症患儿为研究对象,总结患儿的临床表现、生化代谢特点、头颅影像学异常、MTHFR基因变异、诊断、治疗及转归。

结果  9例患儿来自8个家庭,男8例、女1例,发病年龄817岁,确诊年龄918岁。其中2例为同胞兄弟,哥哥17岁时出现步态异常,弟弟15岁时诊断并开始治疗,截至18岁尚无症状。8例有症状患儿的主要表现为进行性运动障碍,下肢痉挛性瘫痪,伴或不伴智力倒退、认知障碍及行为异常。9例患儿共检出15MTHFR基因变异,其中8种为新变异。5例患儿存在头颅影像学异常。所有患儿血清总同型半胱氨酸中重度升高65170 μmol/L,经甜菜碱、左卡尼汀、亚叶酸等治疗后明显下降(2070 μmol/L),精神行为及认知问题均显著好转,8例患儿遗留下肢运动障碍。

结论  晚发型MTHFR缺乏症可在青春期发病,临床缺乏特异性,易被延误诊断,血清总同型半胱氨酸测定经济方便,应作为筛查技术。发现8MTHFR基因新变异,患儿治疗后病情显著改善,症状前治疗可预防脑损害。

关键词: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青春期;运动障碍;基因MTH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