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英娴 等 日期:2024-03-04 浏览量:725
第十一届北京罕见病学术大会暨2023京津冀罕见病学术大会征文(075)
目的:通过1例因“矮小症”就诊发现的3M综合征患儿的临床及基因研究,分析3M综合征的诊疗。
方法:患儿,男,4岁时因“生长迟缓、矮小”就诊,经内分泌代谢、影像及基因分析确诊,对症治疗。
结果:患儿2岁后明显生长迟缓,年增长速率<5cm,身高位于-5.2SD,智力运动正常,双足似摇椅状,足跟部明显后突。患儿出生史正常,家族史无异常。患儿骨龄显著落后,血液生长激素水平轻度降低。全外显子检测发现CUL7基因复合杂合变异,父母各携带一个杂合变异。生长激素治疗第一年身高增长9cm,第二年身高增长1cm,疗效不良,停用生长激素。
讨论:3M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病,骨骼线性生长障碍,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1975年由Miller、Mukusick、Malvaux三位遗传学家首次报道并命名。临床主要表现为严重的宫内和出生后生长迟缓,特殊的面部表现和骨骼畸形,一般智力水平和内分泌功能正常。特殊的面部特征为头大、三角脸、前额突出、鼻梁扁平、鼻孔向上、嘴唇丰厚、下颌宽、面中部发育不全等。骨骼畸形包括管状骨细长、脊柱骨椎体较高、隐形脊柱裂、骨龄延迟等。有些患儿表现为关节范围较普通的大,足跟隆突显著,扁平足等。性腺功能方面:女性性腺功能正常,可以有正常的第二性征的发育,男性可能存在性功能低下或不育,少数男性可有尿道下裂。本文患儿出生后生长迟缓,身材矮小,足跟部突出,经基因诊断确诊。对于3M综合征生长激素治疗疗效较差,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可能有效,需要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