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玉婵 等 日期:2025-09-01 浏览量:269
第十三届北京罕见病学术大会暨2025京津冀罕见病学术大会(021)
河北省儿童医院
黄玉婵 李春珍
摘要:
目的:对两例Lowe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表现和基因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探索OCRL基因新突变位点与临床表型之间的相关性,并进一步理解该病的致病机制。
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患儿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及全外显子组测序结果,以确定潜在的致病基因突变。此外结合基因库中OCRL基因突变相关文献,探究新发现突变位点的致病性及其与临床表型的关联。
结果:两名患儿均表现出典型的Lowe综合征特征,包括先天性白内障、智力发育迟缓以及低分子量蛋白尿。全外显子组测序结果显示,两名患儿均携带OCRL基因外显子21中的错义突变(c.2302A>T,p.Ile768Phe),突变来自母亲。该突变位点位于ASH-RhoGAP功能域,该变异在正常人群中未被收录(PM2_Supporting);但同一密码子已有不同氨基酸变化的致病性变异报道(PM5),提示其可能影响蛋白功能;多种生物信息学工具(SIFT、PolyPhen-2、MutationTaster、GERP+)一致预测为有害(PP3),但REVEL结果不确定,ClinVar及文献中无明确致病性记录。家系验证显示母亲为杂合携带,患儿为半合子,符合X连锁隐性遗传模式。根据ACMG指南,该变异目前归类为临床意义未明(VUS),但结合位点关键性、保守性预测及家系共分离证据,需进一步通过功能实验或更多病例积累以明确其致病性。
结论:首次报道了OCRL基因外显子21中的新突变位点(c.2302A>T,p.Ile768Phe),并探讨了其与Lowe综合征临床表型之间的相关性。Lowe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与致病基因的突变位点及类型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该新突变位点位于ASH-RhoGAP结构域,可能通过影响纤毛功能和细胞内信号转导,导致严重的肾脏受累表型以及相对较轻的神经精神症状。本研究进一步揭示了Lowe综合征的基因型-表型相关性,为深入理解该病的致病机制提供了新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