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晓光 等 日期:2025-09-01 浏览量:77
第十三届北京罕见病学术大会暨2025京津冀罕见病学术大会(024)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皮肤科、河北省皮肤病与性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国家皮肤与免疫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分中心建设单位
张晓光、刘萌萌
摘要
遗传性血管性水肿(HAE)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因C1酯酶抑制因子(C1-INH)缺乏或功能障碍导致缓激肽代谢异常,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皮肤、黏膜及内脏无痛性水肿,喉头水肿致死率高达30%。
目的 本文报告2例HAE患者的诊疗过程,探讨遗传性血管性水肿(HAE)的临床特征、诊断及个体化治疗策略。
方法 回顾性分析2例HAE患者的临床资料。
病例1:46岁女性,病程46年,以颜面部及口唇非凹陷性水肿反复发作为特征。实验室检查示补体C4(0.07 g/L)及C1-INH功能(<7.0%)显著降低,结合家族史(父亲、弟弟及儿子均有类似病史)确诊为HAE-I型。急性期予艾替班特(30 mg皮下注射)快速缓解水肿,长期口服达那唑(200 mg/d)控制发作。随访发现患者因情绪波动仍间断发作,经心理干预后发作频率降低。(图略)
病例2:52岁男性,病程20年,因颜面水肿进行性加重伴喉梗阻入院。基因检测示SERPING1基因c.1396C>T(p.Arg466Cys)杂合致病变异(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补体C4显著降低(0.05 g/L)。诊断为HAE并发重症药疹,急性期行气管切开及呼吸支持,联合新鲜冰冻血浆输注、氨甲环酸及达那唑(200 mg 2/日)治疗。患者因经济因素未规律用药,出院后仍反复发作。(图略)
结果 病例1急性期予艾替班特(30mg皮下注射)控制水肿,长期口服达那唑(200mg/d),但因情绪诱因仍反复发作;病例2因喉水肿行气管切开,联合新鲜冰冻血浆输注及达那唑治疗,未规律用药致症状反复。两例均通过家族史、补体检测(C4、C1-INH功能)及基因分析确诊。
结论:HAE需结合家族史、补体(C4、C1-INH功能)及基因检测确诊。喉头水肿需警惕窒息风险,重症者需多学科联合救治。靶向药物(如艾替班特)可有效控制急性发作,达那唑长期管理需注意依从性及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