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田小娟 等 日期:2019-01-23 浏览量:2191
第六届北京罕见病学术大会暨2018京津冀罕见病学术大会征文(93)
北京儿童医院神经内科
田小娟 代丽芳 方方 程华 吴沪生
通讯作者:方方
【摘要】 目的 总结一例IFIH1基因新生突变导致Aicardi-Goutières综合征(AGS)患儿的临床特征并进行文献复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1月首次就诊于北京儿童医院神经内科的1例AGS患儿的临床特征及基因突变结果,并进行文献复习。以“IFIH1, Aicardi-Goutières综合征”“IFIH1, Aicardi-Goutières syndrome”为检索词,检索万方数据库、CNKI、Pubmed数据库,选取文中报道AGS患儿IFIH1基因突变阳性且临床资料完整的文献。 结果 先证者,女,1岁2月龄,4月龄前发育基本同患正常同龄儿,后出现智力运动发育落后,逐渐出现四肢肌张力增高,头围小(2岁2月龄时44cm)。头颅CT示双侧基底节区可见斑片状钙化灶;头颅MRI示脑白质发育落后。完善全外显子组测序发现患儿携带IFIH1基因杂合错义新生突变(c.2336G>A,蛋白质改变为p.Arg779His),该突变位点致病性国际上已报道。检索符合条件的中文文献0篇,英文文献19篇。发现国际上共有18例AGS患者携带IFIH1基因突变。结合本研究发现的1例,对其基因突变类型及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发现该19例IFIH1突变包含12个突变位点,分别为p.Arg779His(4例), p.Ala489Thr(3例),p.Arg720Gln(2例), p.Arg779Cys(2例), p.Arg337Gly(1例), p.Gly495Arg(1例), p.Asp393Val(1例), p.Ala452Thr(1例), p.Leu372Phe(1例), p.Arg824Lys(1例), p.Glu773Gln(1例),p.Glu321X(1例),其中11个位点为错义突变,1个位点为无义突变。19例患者中,7例为早发型,12例为晚发型。94.7%(18/19)的患儿存在智力运动发育迟滞或倒退,84.2%(16/19)有痉挛性瘫,84.2%(16/19)有小头畸形,31.6%(6/19)有冻疮样皮肤改变,100%(19/19)存在颅内钙化。结论 IFIH1基因突变导致AGS在国际上仅见散在报道,其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本例先证者为国内首例报道的明确致病基因为IFIH1的AGS患儿。该患儿IFIH1致病性突变的明确,可为其家庭再生育遗传咨询及产前诊断提供指导。通过总结文献发现IFIH1基因突变导的AGS患儿多为晚发型,表现为发育迟滞或倒退,痉挛性瘫,小头畸形,基底节钙化及脑萎缩,皮损少见。
【关键词】 Aicardi-Goutières综合征;IFIH1;致病基因